【心理健康】心理人才懂的月饼梗:当心理大师遇到月饼......
01
威廉·冯特

最开始是由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提出的。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并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经多年临床实践创立,并被广泛接受。
人们的需求层次是依其重要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当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会随之产生,促使人们继续去满足它。
已满足的低层次需要如再一次出现,仍会再一次成为一种驱动力。

它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朝被蛇咬,代代怕井绳,就说明了集体无意识的特点。
人类祖先为了后代的安全繁衍,会将有效而安全的生存经验印刻进无意识层面,通过遗传,沉淀到后人的人格结构中保留下来,实现了一代代人的心理传递功能。

潜意识指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这些东西具有强大的能量,是人活动的内驱力,决定或影响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活动。
通俗一点讲,意识就是我们都能感知到的人、事物或事件,并且能直接表达出来的。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说,自卑感有时是正面的一种心理活动,因为自卑感往往能激励自己前进激发斗志和潜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但自卑情结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有时让人绝望。
适当的自卑感,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因此,当你拥有自卑感时别急着难过,说不定,这正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契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
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 Seligman

塞利格曼最开始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主要做法就是虐待狗,一些狗在多次被电击之后,就抑郁了。但也有一部分小狗,不管研究者如何电击多少次,始终兴冲冲打不倒,很讨厌,与假设不符。开始时,塞利格曼把它们作为极端值干掉了,不统计分析它还不行吗。
后来他一琢磨,这不就是“草根逆袭”的证据吗?
于是,积极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


来源:警苑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