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命运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什么是命呢?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努力、运气等不过是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见识》

读书笔记一
命运是什么?
有人说是出生,是环境。
诚然,一个人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年代对一个影响巨大。
生逢乱世,战争年代,朝不保夕,一个人是渺小的,无法安定生活,能活着就是幸运。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人能改命,就像哪吒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既然一个人的出生、环境无法改变,那我们能改变命运的那一部分呢?
吴军老师说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如此而已。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们一个耳光,我们会如何反应呢?
概况起来无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是个混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来管他。
而对待巴掌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一个人遇事的态度和思维的不同,人生便不同。
习惯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巴掌;习惯认怂的人,一辈子都认怂。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你思维的折射,一切都因你而来。
朗达.拜恩在《秘密》里说:“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
从这方面来说,命把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人认知不同、思维不同,结果就不同。
要想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命运,就要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在18世纪英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贫苦人间,没有读过书,十几岁就到煤矿当矿工。
他十分好学,后来成为一名机械工人。
18岁前,他还不识字,他知道文盲是没有出路的,就拿出部分工资去上夜校。
到19岁时,他可以写自己的名字了;到21岁,他可以读书了。
因为贫穷,他的婚姻也不顺利,最后娶了比他大12岁的乡村女仆。
年轻时,他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他的太太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就去世了,他的父亲也双目失明,需要他照顾。
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勤奋好学,工作之余都用来读书和研究机械。
31岁时,他当上了技师,送儿子上了大学,然后和儿子一起学习。
在矿上工作,瓦斯爆炸事故很多,他就天天琢磨就发明出一种安全灯。
后来他集中精力在另一项伟大发明上,他就是火车之父——乔治.史蒂芬森。

环境、出生都不好,先天条件的史蒂芬森没有抱怨命运,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了逆袭。
对待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而提升认知,提升见识,学习是必经之路。

END
作者:寻阑,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修得一颗简单的心,愿用文字温暖你,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