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780工程:新生的十级重坦中游标杆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我这个标题是在夸780
我的意思是,780工程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是时候盖棺定论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在热度没那么高了,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实战体验了,排除掉了许多额外的要素,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从数据上结合大家的实际体验彻底评估这辆车了。
先说一句,我真不是夸780,我并不认为780是什么可以在T1争雄的存在,我说的标杆指的是我个人所认为的他在所有十级重坦当中的地位,注意是所有十级重坦,他就像是借了苏系的外壳然后拿十级重坦的平均值叠起来的东西。
我甚至可以这么说, 他的优势是没有明显劣势,他的劣势是没有明显优势,能体验得到的优势都是别人玩剩下的或者是别人玩得更好的,能感受得到的劣势也能在不少人身上找到类似的病,他很平均,平均过了头,但是我愿称之为WG在他的造车史上完成的最好的标杆,我甚至可以拿他去对比其他的十级重坦来评价他们究竟是咋样的存在,因为780就是那个隔开了阴阳两界的三途河。

在?看看数据

这门诞生于70年代的130mm线膛炮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M-65改,如你所见,相比起277工程的M-65,他的穿深很低,和鼠式的128一样,没有那个银币弹穿深估计都证明不了那是一门战后炮(不过这个银币弹穿深相当高),属实是越改越差(酋一万的L11A5:我的贫铀弹芯金币弹穿深不如征服者的L1我有说什么吗?),但是相对的,他得到的补偿是和E-100的小炮一样的特殊单发,在127~130这个口径区间内占第三名的530单发(第一是七号和1954的560,第二是263的550),弹速也比其他同僚要优秀,反过来想一想,这个单发在十级重坦当中也算中游水准了,称不上高单发但是又不容小觑,这个穿深也只能说有些偏低,但是好歹银币弹算高,多少也算补偿,不过也不能说不能用,你看那些拿着小炮E100给自己刷均伤的他们也没抱怨自己穿深不够,vz55和krv这俩低穿深哥们儿也没见别人嘲讽他穿深低然后说他强度低的。
不过说到DPM的话确实只能说是勉强及格吧,没有低到像七号那种奇葩水准,但是绝对不可能和其他128、130对比,更别说120了,那就更不配了,这个装填速度多少有点像是在大口径和中口径之间做了平衡取舍后的结果……
火控这一点还是值得一提的,他的三扩还可以,只能说还可以,比起家里的其他兄弟来说还差一点,主要还得是搭配他这个一改东方特色的精度和缩圈速度,我当时看到那个数据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是谁家中坦(430U:我不配,我的火控比他差),说真的, 只有遇到他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非常需要强劲的火控,能做到这种比下有余的程度就行了。

机动这一块儿并不算差,你非要说差那就是差强人意,这个极速慢吗?对于重坦而言算可以的了;这个推重比低吗?对于重坦来说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这个转速慢吗?也就是没有中坦灵活而已,还没有到需要上纲上线的地步;这个俯仰角差吗?一个东方设计能做到这种奇迹算是很不错的了,上一个扁一些但是俯角又不太合理的是五棍;履带系数拖后腿了吗?你不能指望每个重坦都是277那种中坦履带。总的来说,我对他的机动很满意,但是要挑优点的话,对不起,挑不出来,他的机动算是介于高速与低速之间,上不去也下不来,不过你可以选择带个涡轮让他能跑50,起码你能有一个比五棍高不少的推重比可以尝试与Vz.55狭路相逢,只是不能也不配和260、277等人一决高下就是了。

装甲很不错?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该硬的地方是真的硬,对付火控较差的家伙也也算得上上乘,我个人认为算得上是十级重坦当中的标杆级防护,毕竟他的装甲造型为他加分不少,但是为什么还是中游标杆?因为厚度不太够,加上真的奇葩导致他反而不能靠苏系常用姿势,首上正对能做到强制跳弹角但是和2684一样遇上HEAT就吃瘪,炮塔坚挺但是和705A一样正脸存在不小的垂直区所以容易被有心之人盯上,头皮和IS-4一样是150以上但不包括150的大口径伙伴们喜闻乐见的命门,肩膀和277一样由于向侧面延伸角度不够大导致倒车伸缩的时候会被教育,更何况780还是中置炮塔更容易出事,至于文艺倒车就更不可能了,我这辈子都想不到780会把自己的发动机舱宽度缩减下去使得炮塔座圈部分向下延伸出了一个突出部,这个突出部缔造了一个向后的“肩膀”,人家文艺倒车顶多会因为伸出太多被打屁股或者是角度不够被穿侧面,而780是直接给你安排一个大肩膀欢迎大家打,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奇葩的设计,我更不清楚WG究竟从那个模型身上知道了什么然后给了他一个这样奇葩的设计,至于炮塔上的弱点,我只能说是“历史”了,成员都在炮塔里的设计在坦克世界里起码也不只他一个,但是这种设计下驾驶舱如此突出的这还是第一个,这就像是你的E5又装了个超征的指挥塔一样奇葩,虽然没他俩那么高的指挥塔,但是本身也挺突出的,有点像五棍的双丸子头发饰的感觉。

你以为大肩膀很致命?

那这个肩膀后更致命!

压满了俯角也只能保住驾驶员舱!
血量没啥大问题,不算很高,但是也不能称作贫血,他还不配,我的评价是血量一般般,并不能当做可以卖的资本。
至于各位说的“易燃易爆”的问题,其实和模块血量没啥关系,这家伙的模块血量和其他苏系十级重坦没啥区别,那么为啥他就算易燃易爆?因为“现实如此”,这家伙为了更长的行程而在首上装甲后面增设了油箱,爱玩苏系中坦的朋友们都清楚,140和62A就是这种油箱脸,其实这种设计在现实中算是个很讨巧的设计,因为其利用了柴油比汽油不易挥发不易燃的特性,包括大英也认可“油箱装甲”对防护能力的提升(GSOR 1008的设计中就有提到主装甲后布置油箱对破甲弹破坏能力的降低,虽然他们觉得只要整个车体前部都是个大油箱就能生吞破甲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这件事多少有点扯淡),虽然不能防止被打穿但是起码拥有充足燃油的油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削弱炮弹带来的伤害,类似的优秀设计还有“弹药架油箱”(弹架油箱、蜂窝油箱、油套弹药架,哎呀随便啦),就是在油箱当中掏孔以存放弹药,不仅能增加燃油储量,还不会过分占据弹药存放位置,除了毛子和兔子,还有瑞士与日本这些喜欢整内部空间高利用率的家伙采用过这种设计,这玩意儿往前追溯的话有湿式弹药架,不过嘛,就连隔壁安东星都开始从“油箱吞炮弹”转为“燃油爆炸”再之后转为“被炮弹击中一次后就不再有吞后效能力”与小概率的“油箱爆炸”(希望他们能比所有人都先把燃油区别做出来,这个世界需要有英雄),坦克世界依旧遵循“模块伤害浮动”、“几率点燃”与“油箱红必燃”这样的运气设定,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保护了,再加上坦克世界里的模块不会设计的如此细致,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弹架油箱,可谓是双喜临门,只不过坦克世界里对柴油比汽油安全这一点仅仅是停留在发动机起火概率上,就比如说M41D因为用的是底特律的柴油机所以特地给了比其他斗牛犬都要低的10%的起火率,但是德系大多数都用的是汽油所以起火率就像大英一样常年20%(大英:why?),但是所有人的油箱起火率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油箱红了就必燃……
至于其他的数据,其实都还不错,就比如说视野,他的视野很不错,不是什么睁眼瞎,410的视野,那就是同级的中坦水准啊。
不过这家伙并不是说啥都很平均,成员配置就不是很正常,由于成员配置过于历史,导致这家伙的成员技能需求很高,只能和-3A通用成员,这俩都是车长和炮手都兼任装填手且车长再兼任通讯员只有驾驶员没有兼职的配置,和-3A之外的苏系重坦通用程度低,这种双装填手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配置两名独立的装填手不设兼职,大多数大口径用户与自行火炮们都有这样的设定,当然部分小家伙们也会有,另一种则是弹夹炮或者弹鼓炮用户,他们本身就得有俩装填手,但是并不会直接设置两名装填手而是让其他车组成员兼任,除了类似白云这种六人组或者是福煦这种半路出家没这个设定基本上都会有,说真的,这种成员配置并不算少见,查查用的就是这种成员配置,但是人家是身子小坐不下人+弹夹炮,你780这个我只能说是站在70年代科技顶端的红色魔法。

他应该和谁比?
这是一辆苏系车,而且WG给的战地改装定位是突破重坦,那么肯定得和其他突破重坦比,正好苏系一家子里突破重坦遍地走,我们拿他们出来对比一下,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780并不像突破重坦,同属苏系的突破重坦有-7、277、279E和260。

如你所见,在火力对比上,780占据的优势是弹速与单发伤害,这更像是西方重坦尤其是欧洲那一票家伙对比苏系重坦才能得出的结果,准确的说更像是和德系对比才能看到的结果,你看看,这辆突破重坦在射速上根本不占优,反而更依靠单发,而弹速更像是为中远距离而生的,DPM也不高,并没有突破重坦的样子,有点稳打稳扎的防守向重坦的既视感。

火控对比的话他的火控优势反而比其他的突破重坦要大,需要注意跌势他并没有着重于三扩,而是着重于瞄准时间与精度,这更像是支援重坦的优势,尤其是那种全距离支援重坦,和突破重坦普遍着重于近距离搏斗的火控完全不一样。

机动就不用说了,除了279e,其他人都要比780更能跑,对,包括-7(不过中地速度差一些……这都是履带系数的错),这显然不像是突破重坦……更像是秃酋、E5那种“机动够用就行”的中速主力车或中速支援车。

他的装甲其实在本家的兄弟面前不算什么,炮塔有厚度但是缺陷比其他兄弟都多,装甲角度很大但是没其他兄弟那样能保证厚度,说真的就算是2684那个会被HEAT爆个爽的首上,他的厚度都能达到180,你这个100的首上真的不够看,再加上侧面贫弱,我属实是没话说,按照历史来说这样的防护没问题,但是在游戏里这东西的车型是重坦,那就不是很够用了,顶多欺负小朋友和傻瓜吧。

其他就不用说了,因为长得矮一些所以隐蔽比其他兄弟高一点,只可惜隐蔽对于重坦而言没啥卵用,视野的话比其他兄弟多了10,还是不错的。
于是我在想,既然他不太像突破重坦,那么往他比较偏向的全能重坦对比一下又如何?考虑到苏系没有顶级的全能重坦(279E:不要问我为什么定位给的是突破重坦),只能去其他系里找,这一类里的同僚有超征、秃酋、E5、M5Y和1954(这里用完全体大炮的数据吧,因为默认对比数据是这样的,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东西都算全能重坦,这是WG给的定位)。

得嘞,DPM还是没得比,他玩的还是高单发那一套,除了大炮1954没人能和他比单发,但是大炮1954的穿深不及格,780的穿深起码不会跌破310这条及格线,当然了,装填速度也还是比不上其他人,我甚至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和那些超重坦一样是突击重坦。

但是火控这一块儿多少有些接近,我的意思是精度和瞄准时间接近,都很不错,也就超征那个海湾战争级火控难以触及罢了,其他人和他差不多精度,他在三扩上吃亏,缩圈没办法救回到那种程度,大概就是介于全能重坦与突破重坦二者的平均水平?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是比这俩都差一点,反而有些像突击重坦?

机动没啥好说的,我觉得这个机动倒是很适合作为全能重坦而存在吧,其他人多少存在缺陷,尤其是超征这种啥都缺的,780和他们对比起来就好像是补正了机动上的缺陷一般,不过比秃酋差一些就是了。

装甲嘛……只能说半斤八两,比厚度不一定行,比造型倒还可以,其实这个定位下的重坦没一个是主打硬扛的,和突击重坦与突破重坦的All or Nothing思维相比没那么极端,装甲能确保基本的自保能力就行了,780和其他人相比也是这种感觉,并不是说装甲不行,而是仅限一定程度的自保。

至于其他的数据其实没啥好说的……隐蔽好那么点也不见得加隐蔽能加多高,视野也还可以……看不出什么结论,因为这是重坦之间的对比。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和突击重坦对比一下?挑几个还不至于被称为废物的存在,但是还得多挑几个,最好没什么特殊机制,于是我挑了-4、100、7201、老鼠和705A。

除了E-100这种拿血换输出的亡命徒设定,其他人都没有可观的DPM,780在他们当中终于能表现出可观的DPM了,虽然也不咋地就是了,说真的,和他们相比,780的单发都不是垫底,这一点倒是让我觉得很稀奇,不过穿深倒是比较低的那一档就是了。

和突击重坦比火控确实是我想太多,就算是老鼠这种被赞赏为优质火控的存在都没办法在数据上与780抗衡,其实这些人多少都是靠着较差的机动去平衡三扩的劣势,更有甚者直接抛弃精度让瞄准时间的问题变得不那么突出,本质上也都是中近距离专精,这么一看,780的火控对标的其实是全能重坦,火力对标的是突击重坦。

比机动属于是我吃饱了没事干……780毋庸置疑是胜者,给个涡轮就能冒充高速重坦确实不是盖的,本质上算是介于全能重坦与突破重坦之间吧。

防护的话,最主要的不足体现在血量,其次才是装甲,其实他们的装甲都差不多,除了-4是真正意义上用角度填肉度,其他人多少都存在数量与面积不亚于780的命门,这么一看,780对标的应该是全能重坦而不是突破重坦或突击重坦,他和60TP一样是被放错定位的车子。

……我觉得没必要做这个对比,跳过吧。
必备的坦克?只不过是给资源极端丰富的老玩家的馈赠
别忘了780的获取方式可谓是前无古人,他是第一个“组装车间”活动的奖品,这个“组装车间”就是WG想出来的资源回收办法,当然了,为了让大家更愿意交出手中的资源又不会惹怒那些资源不丰富导致需要时不时氪金的长久性钱袋子以及增加这些钱袋子的数量,WG没有选择给780一个彪悍的数据,而是通过“抢车牌号”的方式刺激大家消费,毕竟3D涂装人人有,但是车牌号是独一无二的。
如你所见,780并不是什么平民的玩具,他连成员组都需要独立配置一套,而且他没有具体的特色,几乎就是把一切的可能性交给了机师,这种车子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车子吗?我看未必,所有人都该有的车子不应该是把一切可能性都交给机师的存在,你起码要有特色,就像你让一个手残党去玩超征和玩60TP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战绩一样,这车适合什么人?就是适合那些熟练到极致、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教他东西的人,他们还需要有人导购吗?不需要,在他们看来,780的收藏意义比实战意义高,而他的收藏意义更多体现在那个独一无二的车牌号……
所以很多人说,你抢不到带车牌号的780,那就不建议抢,这次活动吞资源相当厉害,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消耗的,但凡你说你得氪金才能拿到780亦或是买了780你就倾家荡产了的话那就不建议弄,我寻思这车也没啥情怀可言……真没必要。
当然不是说什么“酸”,而是这车很大程度上不是给你打的,而是给你秀的,秀的是你的资源雄厚,秀的是你的机师水平比别人高,要是你玩这东西打得还不如其他队友的话那确实愧对花出去的资源,780有无限可能性,但是建立在机师水平之上,恕我直言,他的下限很低,上限的高度完全看机师以及运气。
有人就会问:这样的话我去弄一辆其他有强度的重坦的话不更好吗?
我只能这么说:对于那些走全面发展与自我挑战的人而言,你这种纯粹的功利性玩法很庸俗,不如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车子,尤其是这种没有劣势也没有优势的东西。
好吧,其实都是空的,都是我骗你们的,值钱的是车牌号而不是车,抢不到车牌的话我不建议去弄,顶多学一学怎么对付他就行了。
这车的强度在我看来很合理,如果说以后还有组装车间活动且出的车的强度都对标这次的780直接做成标杆而不是整什么恶心人的高强度骗氪,那我还是能接受的,强度适当能刺激消费还不会搅乱当下的环境,强度拉胯骗不了氪,强度过强那就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你必须得氪,那更不好。
这次活动我给出的评价是“还不错”,如果有下一次的话也无所谓,只要他觉得有必要的话。

后话
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WG会选择魔改780工程,而不是选他?
我说的这位就是各位耳熟能详的苏系重坦——770工程。

1956年,在列宁格勒还在鼓捣277工程的时候,车里雅宾斯克拿出了一个同样作为“T-10的替代者”的方案,也就是770工程。
该车结合了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技术,可谓是新颖,该车的主炮采用的是与277工程、279工程相同的130mm M-65线膛炮,并且搭配有一个装填辅助装置,该车使用的DTN-10发动机能为该车提供1000马力的动力,这辆55吨重的坦克的最高时速能达到55km/h,整车装甲为铸造,车体装甲厚度能达到138/84/65,炮塔正面与顶部的装甲厚度分别为290mm与90mm,1957年开始样车制造,1959年完成了第一辆原型车,1960年5月与277工程等车一并参加测试,在测试中,该车以更加优秀的防御力与机动以及更好的操作性脱颖而出,得到了在场参观的玉米晓夫和其他陪同的苏军高层的赞许。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770将会成为真正取代T-10的苏联新式重坦,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文章和资料里估计不会像今天一样把277当做T-10的继承者了。
虽说很优秀,但是你说给770砍两刀,大概砍成现在780的状态,那也不是不能接受,要不然你直接整成强度上线的龙娘也成,反正龙娘都被赶下九级了……相比起780工程而言,770对WG的制约恐怕只有一点,那就是“有实车”,但是问题是坦克世界里有实车却被各种瞎掰的玩意儿还少吗?(长88虎式、长105虎王、长128猎虎等人: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
在我看来,780被魔改的地方太多,可以说完全是改成了WG自己的车子,那这样还非要搭个780工程的名字多少有些怪异,顺带说一句,和770工程相比,780工程对于坦克世界的科技水平而言实在是过于超前,我就提这么一句——这玩意儿是中坦来的,他的存在意义是“替代T-64”,你没听错,他要替代的是坦克世界根本不可能引入的、即便引入也要给你全部换1950年的科技的WG世界观下的T-64(LT-432:你再骂?!),还不如直接上770工程,至少不需要魔改太多,而且也贴合坦克世界里苏系顶级车的科技水平。
如果说,有其他原因制约,导致坦克世界还不愿意出770工程的话,那我想只有两种可能:
一:他们内部已经给770工程定好了一条线,让770工程作为苏系的压轴新线顶级,届时按照770工程的部分历史数据去做的话就能吸引很多人去练,就像Vz.55线一样,做一条顶级非常强势非常有吸引力的线,可以大量增加该系的玩家,但是苏系现在都不缺人,倒是缺玩具,缺一些能让大家充分利用自己手头的苏系成员的玩具,所以多出一些特种车或者金币车优先,770工程先不动。
二:WG历史部门在770工程身上调查出了一些过于离谱的东西,如果直接做进来的话会彻底改写坦克世界的生态链,就会变成下一个279E、秃酋这样的“11级车”,出279E和秃酋只是为了挽救那些没人做的任务以及并不能引起所有人注意的排位赛而做出的饮鸩止渴的操作,事不过三,770就此被否决,再也没有被提起。
说真的我觉得这些都挺离谱的,但是想了一下,历史车不出有两种可能,一是数据搜不齐(亦或是暂时没有对应的系,比如说梅卡瓦、台风之类的车子),二是超出了坦克世界所能接受的科技水平(上到突击虎下到豹2艾布兰等等,哦不对,一个T-62M就足以证明),770工程这车咋说呢,该车现在还存放在库宾卡,而WG能采集到车辆信息最详细的地方就是他的老东家,博文顿都得往后稍稍,就目前所知的770工程的数据来看也没什么特别出格的地方,你要是说1000马力发动机算出格的话那780工程这个有1000马力柴油发动机与1200马力燃气轮机算啥?更何况780首选主炮是主打炮射导弹的125mm滑膛炮,游戏里给的130mm线膛炮是785工程的(本质上是T-80B改,其实就是给T-80测试更棒的主炮的实验车,除了125mm 2A82还有一个仅停留在预案中的130mm M-65改,并没有名字,但是估计有新弹),和你根本没啥关系,还有那个70km/h的极速也被砍成了现在的45km/h,能降低车身的可调式液气悬挂也没给……
恕我直言,这波还不如出770工程,起码更合理一些,还是说你WG被780工程那个高裤腰吸引到了然后就把比他更有名的770给忘了?还是说是因为出了777就觉得770不太好出了?
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的780工程最大的败笔——他不应该出现,即便出现也不应该是这种姿态,有比他更合适且更有名的存在,不出这个反而去给780工程大砍特砍以便作为十级车,就像AMBT这个本质上是六十年代水准的美国豹一却被强行做成跑不动的弹鼓爷一样过于奇葩,哪怕体验很舒服,我也会觉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