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对决”频繁出现,日本男人为何不再“怜香惜玉”?
“武士对决”频繁出现,日本男人为何不再“怜香惜玉”?
“武士对决”频繁出现,女权强化后,日本男人为何不再“怜香惜玉”?
2024年10月29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
尤其针对审查日本的妇女政策时,有关日本皇位继承制度成为讨论焦点。
委员会认为,现行《皇室典范》规定皇位只能由男性继承,这与国际人权公约相悖,并敦促日本进行必要的制度改革。
然而对此,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直言:“这极其令人遗憾的,我们已向委员会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删除相关表述。”

显然,日本男女之间的关系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日本男人从原来的“怜香惜玉”到现在的和女人之间经常出现“武士对决”,发生的转变让人深思,这也和日本的女权运动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日本女权运动
1911年,平冢雷鸟创办的《青鞜》杂志,成为日本女权运动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此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鼓舞,纷纷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运动中,她们的力量逐渐汇聚,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洪流。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主导的民主化改革的推动下,1947年日本宪法明确了男女平等的原则,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为女性选举权的确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也为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此,女性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逐渐改变着社会对女性的传统看法。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迎来了高速增长和泡沫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也为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1985年,《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正式颁布,这部法律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极大地改善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
女性不再被局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中,她们在各个领域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努力追求与男性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这一时期,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了“三高”择偶标准,即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这一现象的出现,充分显示了女性在经济独立后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

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姻观念,而是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条件相当的伴侣携手共度人生。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女性生存环境依旧艰难
尽管日本女权运动曾经轰轰烈烈,取得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社会进步,但在现实生活中,日本女性的生存环境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性别平等的目标似乎仍然遥不可及。
在职场中,虽然有法律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利,但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据相关数据显示,日本女性的平均薪资仅为男性的74%,这一差距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
在晋升方面,女性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性不适合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这使得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家庭与社会压力也是日本女性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性别观念在日本社会中依然根深蒂固,女性往往被期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等。
这种观念使得女性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育儿支持体系的滞后也给日本女性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尽管日本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生育,如延长产假和育儿假、提供育儿补贴等,但这些措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育儿假期间的工资补贴较低,难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托育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使得许多女性在休完育儿假后难以顺利重返职场。
这些问题导致了许多日本女性对婚育产生了恐惧心理,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少子化问题。
此外,极端女权行为的出现也对日本女权运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些极端女权主义者将性骚扰指控扩大化,对男性进行无端指责,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性别之间的信任,也引发了社会对女权运动的反感和反弹。
一些男性开始对女权运动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女权主义者是在追求特权,而不是真正的平等,这使得性别对立的矛盾日益尖锐。
从怜香惜玉到敬而远之:日本男生态度的转变
女权运动的发展不仅对日本女性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也使日本男性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曾经的怜香惜玉逐渐转变为如今的敬而远之,甚至是“躺平”对待恋爱和婚姻。

随着女权运动中一些极端行为和观念的出现,日本社会的性别对立日益加剧。
部分女权主义者将性骚扰指控扩大化,对男性进行无端指责,这使得许多男性在与女性交往时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扣上“不尊重女性”的帽子。
在公共场合中,如果男性盯着一位女性看,就有可能被污蔑成“痴汉”;在工作场所,男性与女性的正常交流也可能被误解为有不当意图,这让男性对女性产生了恐惧和回避心理。
有时候为了避免被扣上性骚扰的帽子,甚至干脆和女性拳脚相向变成“武士对决”,因为互相斗殴的判决比性骚扰要轻得多。

日本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让我们对女权运动的未来走向有了更多的思考。
日本女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化倾向,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女权运动应避免走向极端,倡导理性、温和的理念。
在追求自身权益的同时,尊重男性的权益,寻求与男性的合作与共赢。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性别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日本女权运动的经验教训,对其他国家的女权运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开展女权运动时,应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和策略。

注重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强法律制度建设,为女性的权益保障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性别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我们应从日本女权运动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女权发展道路,为实现全球性别平等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论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田钰榕(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光明网-《光明日报》:漫漫长路:日本的性别差距与女性解放
环球网:“泡沫时期遗产”重新焕发活力,日本“沉睡钻石”市场人气暴涨
经济观察报:日本女性的年薪资收入只有男性的74% | 悦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