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地推实录:商户抢驻,订单起





京东用“免佣金”吸引到商家后,还需要通过补贴等手段来吸引用户。用户的消费意愿,才是京东的外卖飞轮能否转起来的关键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李莹

编辑 | 余乐

下午两点多,位于北京“中关村5号”的一家快餐店里已经没什么顾客。老板安建正坐在店里的角落。当进店的京东外卖地推业务员赵香香说明来意后,安建面上露出了些许惊喜。他赶忙招呼赵香香坐下,并让店员拿来饮料。
“我还寻思京东怎么没有音讯了。”安建说,京东做外卖的消息一出来他就关注到了,这些天一直在等着地推人员上门。
2月11日,京东的外卖业务正式对外官宣,并同步启动大范围的招商工作。第二天,赵香香就出来“扫街”了。她算是北京市场上最早开始跑地推的一批人。
目前,京东外卖的地推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推广城市为39城,包括24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还有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靠前的一些城市。地推工作并非京东员工在做,而是由服务商及代理商负责开展,除服务商公司自己的地推业务员,还包括大量想挣一波快钱的兼职人员。
在美团和饿了么已经瓜分了九成以上外卖市场的情况下,京东的入局给行业内外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为了快速吸引商家入驻,京东外卖宣布,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全年免佣金。
对比之前做过的其他市场或地推工作,赵香香觉得跑起京东外卖来阻力更小。一来大众对京东的品牌形象认知较好,二来京东外卖的免佣的确能给商家带来实惠,老板们很容易被说服。
为了更顺利地开展地推工作,服务商还为赵香香发了一张京东外卖的工作证;摄影/李莹
刚开始的几天,赵香香很兴奋,每天能跑十来家店。最多时,她一天能拉到11家商户做入驻申请。“我的嘴巴一直像复读机一样说个不停。”

但是,20多天的地推工作过后,赵香香却越发觉得,京东的外卖业务要想真正做起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美团和饿了么尽管被很多商家频频吐槽,却依然是单量的主要来源。

寻找品质商家

安建的店位于“中关村5号”。这是个集合了不少餐饮小吃的美食城,入驻商家很多。
中关村5号入驻了很多餐饮商家;摄影/李莹
赵香香已经是第二天到此。前一天下午,赵香香发现了这片“空白市场”,一口气签了三家店,还有两家因为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不在身边,没能及时办理入驻。她加了微信,准备后续再推进。
用餐高峰散去,但仍有穿着黄色、蓝色制服的美团、饿了么骑手往来其间,有的三三两两坐在店外的椅子上,还有些干脆聚集在B1层一家倒闭的门店内,趴在桌子上休息。骑手们的聚集,说明这儿还是个外卖胜地。
走下B1餐饮区,赵香香便开始四处观望,试图寻找符合入驻要求的店面。
京东外卖招募商家的标准是“品质堂食商家”。京东曾回应《财经》称,会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和门店照片,以及销售人员线下拜访等方式来确保入驻商家的品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摒弃那些只做外卖的档口店和资质有问题的“幽灵外卖”。
在实际的地推工作中,地推人员接收到的入驻门槛是:有堂食、大众点评评分3.8分以上,美团或饿了么评分4.0分以上。所以,在走进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