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从秀丽大川到“地上佛国”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其原名九子山,传说因李白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九华山,又被誉为“莲花佛国”也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能从一座自然景观秀丽的大山变成佛教圣地,自然与佛教信仰脱不了关系,这个信仰就是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不同于其他的三大佛教圣地。其余三大圣地直接以三大菩萨作为供奉的对象,而九华山是通过新罗王子金地藏出家修行的应化事迹而形成的。

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形成与新罗王子金乔觉在此地苦修证道有关。佛教的历史上“地藏王菩萨”有两个,一个是佛教信仰“释地藏”,另一个是真人“金地藏”。金地藏就是朝鲜时期新罗王子金乔觉。金乔觉从小便信仰佛教。据《宋高僧传》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金乔觉剃度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他为了学习佛法,来到九华山修行。
这中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九华山上有一个叫闵公的老员外,乐善好施。金乔觉就找闵公化缘,不过不要俗物,而是一个山头,只要袈裟大小就行。闵公心想袈裟能有多大?于是就答应了。谁知金乔觉袈裟空中一抛瞬间变大,将九华山全部覆盖了。闵公见金乔觉佛法无边,便把整个九华山都献给了他,并和儿子一起拜入佛门,成为地藏护法。

金乔觉在九华山这一修便是整整 75 个年头。公元794 年,金乔觉以 99 岁的高龄在九华山坐化。而在金乔觉坐化之后三年,弟子们发现其肉身不腐,与地藏经中描述地藏菩萨的状况相同。于是一致认为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被尊奉为“地藏菩萨”。之后佛教所说的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指的便是金乔觉。

九华山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时期。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家当过和尚,佛教在明朝时期进入鼎盛发展时期,香火十分兴旺。也就是在明朝时期九华山才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从而名扬天下。到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御书“九华圣境”四字匾额赐给九华山化城寺。乾隆皇帝御书“芬陀普教”四字匾额赐化城寺。九华山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像。

时至今日,九华山已成为海内外信徒的心中佛国,每年来九华山朝拜之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如今的九华山不仅是一座地藏菩萨的道场,也是佛教徒心中的心灵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