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中国》:夏王朝真实存在的实物证据究竟在哪里?

⇧点上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加“星标”⇧具体操作方法见文尾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几乎历代文献典籍都有记载

西汉时代的司马迁

就曾经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

从大禹治水直至夏桀亡国

共十七位夏王的世袭传承

但夏朝真实存在的实物证据

究竟在哪里?

它创造过怎样影响广泛

而又极其深远的文明?



在抽丝剥茧的探寻中

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址

逐步被大多数考古人认定

跟随《寻古中国·寻夏记》

第一集《夏都何在》

在考古成果和古籍记载中

探寻夏王朝究竟曾在何处真实存在


1928年10月底

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殷墟是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及青铜器

尤其是发掘出了甲骨文

这确切地证明

中国古代文献里的“商朝”并非传说

甲骨文的出土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是可信的

而《史记•夏本纪》的

详略程度与表述方式

也接近于《殷本纪》

所以史学界认为

《夏本纪》记载的可信性也较大

久远的古籍

会为考古学家寻找夏朝

提供有用的线索吗?

中国探索夏文化的开拓者

与奠基人之一的徐旭生

于1959年4月开始了寻夏之旅

这一行,他先后发现了

王城岗、石羊关、阎砦、谷水河

四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在考古调查行将结束时

徐旭生临时决定

顺路到河南偃师进行调查

他发现出土陶片中商代早期陶片极多

这也让他一时搞不清楚:

二里头遗址到底有多古老

应该归属于哪一个时代?



1959年秋

赵芝荃担任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首任队长

在这里展开了正式挖掘

他们发掘了两处大型宫殿遗迹

占地面积分别达到

10000平方米和4200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

夏朝曾在二里头遗址

所在的洛阳盆地建都

都邑的名字叫斟鄩

但东汉史学家班固

又在《汉书·地理志》中写道:

“尸乡,殷汤所都”

尸乡是偃师的古称

殷汤则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所以二里头遗址到底是

商汤的都城还是夏都斟鄩?


现任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赵海涛

已经能通过炊具

区分二里头文化的两个不同时期

在他看来

夏人和商人在炊具种类上

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习惯



1983年3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队

偶然发现了

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的偃师商城

它营建于二里头遗址存续年代的

最后一个时期

出土文物有明显的商早期文化特征

它极有可能就是《汉书·地理志》记载的

第一位商王商汤营建的都城

而这里距二里头遗址仅有短短的6公里

专家认为这短短的6公里

使它成为了

夏王朝灭亡、商王朝建立的界标



2019年

位于二里头遗址宫城西北约450米处

考古人员发现了宫城南北的

两条东西向道路

在道路的两边都有跟宫城北墙南墙

呈一条直线或者平行的夯土墙

这个发现解开了3800年前

夏人营建这座宏伟都城的秘密


在这里

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

分为多个网格区域

显示出夏朝社会结构

层次明显、等级有序

更暗示了当时

有了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

这是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这里有贯通都城的中轴带

王城正北是祭祀区

在正南方

考古学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

最古老的青铜铸造作坊

和绿松石器加工作坊

王城的核心

是10.8万平方米的王室重地

被考古专家形象地比喻为“幼年紫禁城”



透过二里头遗址

我们了解到二里头文化

作为夏都遗址的独特性

通过都邑推定的方法

实证了夏王朝真实的历史存在

二里头遗址是夏朝历史的终结之处

却是考古人对夏文化探索的

一个起点和序章



12月21日CCTV-1晚22:30档

《寻古中国·寻夏记》第一集《夏都何在》

让我们踏上沉睡千年的土地

追溯古老而又神秘的夏朝文化和历史




第一时间接收
“央视一套”推送消息

速速点亮“ 星 标 ”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