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魏巍拒绝接受中将军衔,毛主席都劝不动他,彭德怀追着他打,边打边说:你怎么连毛主席的话都敢不听,看我不打死你!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以免错过精彩内容,还可以留下您的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5年9月27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北京中南海国务院礼堂里座无虚席。
来自各个军区的将领们早早地到场,准备参加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的授衔仪式。
这些来自不同兵种、不同地区的将领们,或身着军装,或身着便装,都神情庄严,在座位上等待仪式开始。
他们中间不乏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将军,有的脸上还留有战争年代的伤疤。
这次他们将迎来属于新中国的荣耀时刻。
上午10点整,国防部部长彭德怀走上主席台,宣布授衔仪式正式开始。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彭德怀手持授衔册,为这些来自革命战争时期的将领们一一进行授衔。
在场的每一个将领都神情肃穆,站得笔直,脸上洋溢着敬畏和喜悦之情。
这不仅是对他们功勋的嘉奖,也是新中国给予他们荣誉的证明。
主席台上的毛主席看着这些将领,心中涌起无限欣慰与骄傲之情。
这些忠诚的将士们,是新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就在彭德怀即将为所有的将领授完衔时,毛主席忽然问旁边的军委同志:“名单上有一位白天中将,怎么没看见他来?”
原来,这位白天中将有个前身,他的名字叫魏巍,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后人。
1938年,还在国民党任职的魏巍曾偕同刘戡秘密前往延安访问。
在与毛主席会面时,他向主席表示有心向共产党靠拢。
由于当时还处在国共合作时期,魏巍并未立即退出国民党,但他暗中给予共产党许多帮助。
1941年,魏巍终于抛弃旧身份,正式加入共产党,并改名为白天。
在1948年辽沈战役前,他出色完成了策反国民党第60军的任务,为解放军夺取辽沈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率部清剿了西南的匪患,保卫了边疆的稳定。
如今,他是这次授衔名单上的中将人选。
但毛主席发现,他并未出席仪式。
军委同志解释说,白天不愿接受授予的中将军衔,所以没有前来参加仪式。
毛主席听后沉吟片刻,然后对军委同志说:“算了,这次就让它过去吧。白天这个小伙子脾气一直很倔,但我们又不能强迫他。下次再给他补上衔吧。”
授衔仪式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但对白天没有出现一事,彭德怀心里还是很不满。
他找到白天,端着一根皮带就追打起来,大声责问他为何违抗主席的旨意。
白天躲闪着,着急解释并没有违抗命令,只是觉得自己实在不配得到如此荣誉,毕竟自己的功劳还远不如那些老将军。
彭德怀这才放下皮带,找到椅子坐下来,让白天给他倒了杯水喝。
听白天诚恳的解释后,他的火气也消了几分,但还是认为白天这样是对主席权威的不尊重。
“主席的眼光怎么会看错人呢?你不相信他的判断吗?”彭德怀严肃地说。
白天沉吟片刻,说道:“我绝无半分怀疑主席的才能。只是想到自己的背景,担心人们会有异议。”
彭德怀了解白天的顾虑。
白天毕竟出身国民党,虽然早早便投奔共产党,但还是有人会质疑他的身份。
“无论你从哪里来,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共事一心,为新中国而奋斗。主席信任你,你就应该接受。”彭德怀认真劝说。
白天听后,终于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接受少将衔,但中将还是太重了些。”
彭德怀看他态度软化下来,也就不再强求,拍拍他的肩膀说:“好,我回去跟主席说。你能让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这样,1955年白天本应授予的中将衔,被他拖到了1957年。
这一年,在各地接连进行的授衔仪式上,白天终于出现,和其他优秀将领一起站在讲台上,庄严地接受授予的少将军衔。
对此,毛主席和彭德怀都感到欣慰。
他们了解白天的为人,知道他一贯低调内敛,从不谋求功名。
能让这样的人接受嘉奖,已经很难能可贵。
从那时起,白天继续在部队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新生的中国。
他并不在乎荣誉,只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那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新中国诞生时期,有太多像白天这样的人。
他们报效祖国,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忠诚的干部,新中国才能在困难时期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如今,每逢国庆阅兵,我们还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元勋挺立在观礼台上。
他们昂首阔步、气宇轩昂的身影,让人看了倍感骄傲与自豪。
这也提醒我们要感恩前人奠定的伟业,更要发扬前人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以免错过精彩内容,还可以留下您的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5年9月27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北京中南海国务院礼堂里座无虚席。
来自各个军区的将领们早早地到场,准备参加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的授衔仪式。
这些来自不同兵种、不同地区的将领们,或身着军装,或身着便装,都神情庄严,在座位上等待仪式开始。
他们中间不乏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将军,有的脸上还留有战争年代的伤疤。
这次他们将迎来属于新中国的荣耀时刻。
上午10点整,国防部部长彭德怀走上主席台,宣布授衔仪式正式开始。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彭德怀手持授衔册,为这些来自革命战争时期的将领们一一进行授衔。
在场的每一个将领都神情肃穆,站得笔直,脸上洋溢着敬畏和喜悦之情。
这不仅是对他们功勋的嘉奖,也是新中国给予他们荣誉的证明。
主席台上的毛主席看着这些将领,心中涌起无限欣慰与骄傲之情。
这些忠诚的将士们,是新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就在彭德怀即将为所有的将领授完衔时,毛主席忽然问旁边的军委同志:“名单上有一位白天中将,怎么没看见他来?”
原来,这位白天中将有个前身,他的名字叫魏巍,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后人。
1938年,还在国民党任职的魏巍曾偕同刘戡秘密前往延安访问。
在与毛主席会面时,他向主席表示有心向共产党靠拢。
由于当时还处在国共合作时期,魏巍并未立即退出国民党,但他暗中给予共产党许多帮助。
1941年,魏巍终于抛弃旧身份,正式加入共产党,并改名为白天。
在1948年辽沈战役前,他出色完成了策反国民党第60军的任务,为解放军夺取辽沈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率部清剿了西南的匪患,保卫了边疆的稳定。
如今,他是这次授衔名单上的中将人选。
但毛主席发现,他并未出席仪式。
军委同志解释说,白天不愿接受授予的中将军衔,所以没有前来参加仪式。
毛主席听后沉吟片刻,然后对军委同志说:“算了,这次就让它过去吧。白天这个小伙子脾气一直很倔,但我们又不能强迫他。下次再给他补上衔吧。”
授衔仪式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但对白天没有出现一事,彭德怀心里还是很不满。
他找到白天,端着一根皮带就追打起来,大声责问他为何违抗主席的旨意。
白天躲闪着,着急解释并没有违抗命令,只是觉得自己实在不配得到如此荣誉,毕竟自己的功劳还远不如那些老将军。
彭德怀这才放下皮带,找到椅子坐下来,让白天给他倒了杯水喝。
听白天诚恳的解释后,他的火气也消了几分,但还是认为白天这样是对主席权威的不尊重。
“主席的眼光怎么会看错人呢?你不相信他的判断吗?”彭德怀严肃地说。
白天沉吟片刻,说道:“我绝无半分怀疑主席的才能。只是想到自己的背景,担心人们会有异议。”
彭德怀了解白天的顾虑。
白天毕竟出身国民党,虽然早早便投奔共产党,但还是有人会质疑他的身份。
“无论你从哪里来,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共事一心,为新中国而奋斗。主席信任你,你就应该接受。”彭德怀认真劝说。
白天听后,终于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接受少将衔,但中将还是太重了些。”
彭德怀看他态度软化下来,也就不再强求,拍拍他的肩膀说:“好,我回去跟主席说。你能让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这样,1955年白天本应授予的中将衔,被他拖到了1957年。
这一年,在各地接连进行的授衔仪式上,白天终于出现,和其他优秀将领一起站在讲台上,庄严地接受授予的少将军衔。
对此,毛主席和彭德怀都感到欣慰。
他们了解白天的为人,知道他一贯低调内敛,从不谋求功名。
能让这样的人接受嘉奖,已经很难能可贵。
从那时起,白天继续在部队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新生的中国。
他并不在乎荣誉,只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那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新中国诞生时期,有太多像白天这样的人。
他们报效祖国,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忠诚的干部,新中国才能在困难时期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如今,每逢国庆阅兵,我们还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元勋挺立在观礼台上。
他们昂首阔步、气宇轩昂的身影,让人看了倍感骄傲与自豪。
这也提醒我们要感恩前人奠定的伟业,更要发扬前人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