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神山中的爱情绝唱
玉龙雪山是一座神山,也是一座灵山和情山。纳西人认为这山是自己民族的保护神“三多”的栖息之地和化身,同时也被成千上万的纳西情侣视为青春生命和爱情之归宿, 他们相信山中有一个美丽绝伦的灵域净土“雾路游翠郭”。 那里有一对爱神情侣,他们骑红虎驭白鹿,率百兽千禽,风中弄弦,云里作歌,不停地呼唤着人世上悲苦难脱的有情人……
其实纳西族的殉情悲剧有多重原因,除了种种社会因素外,还有复杂的精神因素。在这些精神因素中,纳西族青年对“雾路游翠郭”的信仰与殉情悲剧有着十分密切而神秘的内在联系。
用象形文字记载于东巴经的最早的殉情悲剧长诗《鲁般鲁饶》中就己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个爱情和青春生命的理想乐土。这一乐土最早的名字叫“陈尼久卡补”,意为“十二欢乐坡”;后来在较晚的东巴经殉情文学作品《呲布游布》(送殉情者)和民间殉情调《游悲》中称为“雾路游翠郭”,意为“雪山上殉情者(居住)之地”,雪山指玉龙雪山,“郭”指高山上草深林茂的地方。
后来,一些民间诗人在殉情调的收集整理了一种古老奇特的木牌画,记载了千百年来纳西人和东巴教中许许多多神灵鬼怪的悲欢离合。这种木牌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古羌人的人面形木牌。行走于神界和俗世的祭司东巴把东巴经和民间传说中所记载的爱神、殉情精灵、殉情男女画在这种木牌上,然后用于为殉情者举行的“哈拉里肯”仪式上。上面这些木牌画上绘着爱神、五方殉情鬼首领、许多自缢殉情者及其殉情所要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每块木牌画顶部都绘着日月星辰、风和云。在这个仪式上,殉情者将被东巴祭司超度往“玉龙第三国”。
所以,这是一个殉情者所向往的理想乐园,它的性质是一个只能由爱情和青春生命所拥有的幻化世界。不是任何人在死后都可以去理想国,只有殉情者才能去到这个地方。相传人们在那里可以自由地相爱,生命在那里永远年轻,不会衰老。这个理想世界成为殉情者所向往的一个灵域圣土,成为殉情的一个重要动因。
冰清玉洁的玉龙雪山作为纳西人心灵和精神的寄托,与当时专制封建礼教社会那充满痛苦和非人性残酷因素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苦难的情侣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它被纳西殉情者们视为青春生命和爱情的归宿。
“玉龙第三国”作为纳西族殉情者向往的死后理想世界,与不少宗教所宣扬的“天堂”和“天国”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个纯粹的大自然乐园。东巴经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它是在高山中。可见纳西人的理想世界仍然是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怀抱中。
引一段殉情悲剧长诗《鲁般鲁饶》中爱神游祖阿主呼唤相传是纳西人的第一个殉情女、痛苦的女主人公开美久咪金来投奔她的乐土的话来看这个理想国的内涵:
开美久命金!
你痛苦的眼睛,
来这里来看一看草场上的鲜花!
你疲倦的双脚,
来这里踩一踩如茵的青草!
你痛苦的双手,
来这里挤牦牛的奶汁!
你来吧,到这云彩療绕的雪峰中来!
来这里吃树上的野蜂蜜,
来这里饮高山的清泉水。
来这里把美丽的野花插满你的头。
用红虎当你的坐骑,
用白虎耕择山中的地。
来吧,你来这里挤宽耳朵母鹿的奶,
你来这里织飘飘的白风和白云。
从这个美丽的呼唤中,我们可以看出,纳西人的爱神和殉情者所讴歌的乐园,是一个这样的境界,即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求与清风白云、绿树红花相伴,啜饮高山清流,脚踏如茵芳草,与飞禽走兽为友,以白云彩霞为衣。来到这里,一切人间的恶浊皆可摆脱,一切俗世的痛苦皆可忘却反映了一个朴素而超然的人生理想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乐园。
东巴教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是兄弟,视大自然为“生命的最后归宿”,这种生死观促成了人与各种野生动物和睦如一家,人与日月星辰、山水林莽、风云霓虹和融一体的“玉龙第三国”这一雪域山中灵界信仰。
大山孕育了纳西族和他们的文化,因此,他们对山的崇拜很突出。相传东巴教的众多神祇都住在居那世罗神山上。纳西族全民信仰的民间最大保护神(亦即民族神)三多被视为玉龙雪山的山神,相传他的几个兄弟也都是山神。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玉龙雪山,蕴含着这么丰富的纳西人生命观念和对生命回归大自然乐土的浪漫解释。
《鲁般鲁饶》中说:
水面最美的是浪花,
树上最美的是花朵,
人生最宝贵的是青年;
一天没有两个早晨,
一年没有两个春天;
鞍子不加在背上,
要学马鹿一样跳呵!
项圈不套在颈上,
要学狐狸一样跑啊!
我采访过的不少东巴、歌手和老人告诉我,纳西人称男女成双成对地去殉情的叫“丽丽花华”,意为欢乐地相约相携去死……
文章选自:《圣山、灵山与情山》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ISBN号:97875482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