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饭筷子怎么放,李商隐和朱元璋,各说各的,横竖不一样
器晤 3N3N

敦煌壁画宴饮图,餐桌上横放着筷子
西方人吃西餐用刀叉时,右手握刀,左手拿叉,左右开张,一般不能调过来反抓。吃中餐也有两种食具,匙箸配套,却不能两手齐上,左匙右箸是不允许的。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一引《朱子童蒙须知》,提到一条重要的家训是:“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两样武器不能同时使用,否则就太张扬了。
饭吃完了,筷子放到靠近饭碗的桌面上,这是通礼。但古时在特定场合下,筷子要横放饭碗上,称为“横箸”。清人梁章矩的《浪迹续谈》卷八,有《横箸》一节专论此俗:
李义山《杂规》谓食毕横箸在羹碗上为恶模样,而此风经久未改。徐祯卿《翦胜野闻》云:“太诅命俞肃侍膳,食讫横箸致恭,帝问曰:‘此何礼也?’肃对曰;‘臣少习俗礼’。帝曰:俗礼可施之天子乎?’坐不敬,谪戌。”
按此礼诚不宜施于天子,若今人宴会往往如此,未可厚非,而卑幼之于尊长,尤非此不足以明恭。今时下僚侍食于上官,即食毕亦往往作为未毕之状,以待上官之故等,此正无于礼者之礼,未可尽斥为恶模祥矣。
这种横筷子在饭碗上的做法,本意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用意源出周礼,长辈没吃完,晚辈不得先放下筷子。周礼要求晚辈已吃饱,而长辈尚未停止进食时,不得放下筷子,还要装模作样慢慢吃。否则,你把碗筷一放,显得长辈像是很贪吃似的。这位李义山即是我们熟知的诗人李商隐,他说的自然是唐代的情形。
宋代以后,这办法略有改进,晚辈先吃完也不必还举着筷子,只须横在碗上,敬意也就到了。但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却看不惯这个做法,竟然将在他面前横放筷子的官员俞肃发配当兵去了。本是个致敬的法子,却坐了不敬的罪名,因为天子不认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