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视主播播报水平被指“听着很难受”,观众的吐槽如何看待?

卫视主播、卫视联播主播,把这些关键词连缀在一起,你的设想里应该是播音水准上乘的既有期待。然而,有观众不时在社交平台开启“监督哨”,热议某位卫视联播主播的播报水平不敢恭维。

胡老师是江城武汉某校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员,私下里他亦是一名长线追踪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烧友。他曾在个人微博多次点名、喊话某位卫视联播主播,直言其播报水平拉低了卫视联播的段位。

而在放送文化趣缘群体的部落“新闻直播间”贴吧,类似的声音早已热传开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对于电视节目主播播报水平门儿清的观众们,是如何点评的——

“听着好难受!”“是真的,太难受了”“咬字太重了吧,而且好像有口音。”“往专业说就是口腔开合不够,原音发音不够饱满。”“播音腔还是很标准,就是咬字有点……”“就像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听着好怪。”“这主播总是摇头。”“第一个播音让人感觉心里猫挠一样。”“这播音播得实在还差得很远。”“像用力过猛的婚庆司仪。”“基本功太差了。”甚至有观众“daruilin”表示,“另一位某省台主播听了以后,直接说这位是不入流的。”

播音中国也曾多次蹲守这位主播出镜的卫视联播时段,听完多期其出声献嗓的口播、配音后,令人咂舌的全损音质听感,属实仅能用“呕哑嘲哳难为听”来做比。而聆听这一主档新闻的其他男女播音员,则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省台风范。

缘此,播音中国想到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些非专业、实则心怀热切、切中肯綮的观众之声。我们知道,卫视等省台媒体大多设有出镜委员会,对于出镜主播的着装、发型、播报水平等有着严格把关。问题是,有业内人士反映,很多是严有足,而宽失度——

对于登台播报、主持的播音员、主持人,一般不出现重大问题,不会轻易换马,这是现实隐忧,“其次,我觉得,到了职场,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自己到了天花板,但很少有人会得到开诚布公的把脉问诊,于是就有了少数同行带着问题上岗。因为同事之间碍于情面不会相互点破,哪怕业务讨论,也是蜻蜓点水,不会真正让你出出汗,红红脸。”

而对于一些业务委实有待优化的出镜主播,我们其实有着多方面的意见汇聚。比如观众在社交媒体的指瑕针砭、广播电视协会的同行评议。

关键是如何吸收这些“尖锐批评”,赋能自身的主持艺术与荧屏实践,值得每一个出镜露脸主播、主持人的深思。

作者 | 杨竣博

责编 | 孙晓宁 美编 | 王伟民 总编 | 陈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