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抱怨家里什么都帮不了自己 网友炸锅:托举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01

最近某平台上的一个吐槽贴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帖子的标题是“为什么生在一个什么都帮不了我的家庭啊”

➤帖主女,家中独生女,家庭也不差的。但是她觉得一路走来,父母都不肯帮助自己一点点!大学毕业后家里就断掉一切资金支持,一边工作养活自己一边还助学贷款,还存了一点钱。

今年她决定出国,发现资金差一点,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因为之前想问家里要两万都不支持,所以她也不打算再开口要了。

↑↑“一直很独立,也不会抱怨…遇到难处才会委屈到不想再理解父母。这什么我什么都要靠自己?”


帖主家不是没有钱,而是她父母把钱只抓在自己手里。也许是帖主父母没有安全感,觉得与其把钱“投资”在女儿身上、存在无法回本的风险,不如把钱留着傍身保障晚年生活。

这篇吐槽贴引发了挺多网友的共鸣:没有父母帮忙铺路,只靠孩子自己在这社会上真的举步维艰!





↓↓而且帖主这情况算好的了。现实中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帮助孩子就算了,反而还拖孩子后腿。

其中一个有网友还说“全力托举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包括帖主父母在内的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经济上“留一手”。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似乎无可指责,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是有些自私!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生存压力真的很大!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但凡父母在他们人生的关键点(无非是升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这么几个)肯搭把手帮一把,孩子就能轻松很多。

>>如果连父母都不帮自己,又能指望谁会帮忙呢?<<

♢02

都在说父母应该托举孩子。那究竟什么是“托举”?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句话叫“父母之爱子女责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其实几千年前就有古人看透了,真正爱子女的父母,是会为孩子的将来深谋远虑去给TA铺路的。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托举”。

>>托举是一种态度。无论有钱没钱,就是父母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经济富足的父母,给孩子上好学校、给ta买房买车,让孩子一生活得无忧无虑从容洒脱;条件一般的父母,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给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了解人情世故、学会乐观积极面对生活…总之就是父母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其实父母托举孩子很多事情不是都要跟钱挂钩的,只不过钱是解决问题最快捷和便利的方式罢了!正因如此,某些不思进取一心只想躺平的年轻人就开始钻空子找借口。

▽在他们看来,某些人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不是本身能力有多强、而是父母给铺的路比较好走,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为啥我的父母不努力奋斗给我优渥的生活条件?

>为啥受到父母祖上荫蔽的人不是我?…

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愿,都归咎到“父母没有能力托举自己上”。

但是生活是自己的,托举≠啃老摆烂。如果父母已经尽全力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了,那就应该要知足。而且大部分普通的父母本身也是被自己父母浑浑噩噩的养大的。轮到他们成父母后也是没人指导浑浑噩噩,如果不出意外也会一代代传下去。只不过现在发达的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和认知差。

可是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谁又能分清哪个是“剧本”呢?比如之前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檀宫2号假千金’事件↓


♢03

普通父母能给孩子兜底就很不容易了,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且托举应该是双向的,父母努力把孩子往上抬,孩子自己也要努力。

➤说句扎心的,能成材的父母助一臂之力就可以,成不了的父母给他拿资源强堆也就那样。就像我妹妹(初中老师)说的,真学霸可不是家长和老师管出来的!


我想表达的也不是让父母不托举孩子,只是觉得父母不要把这件事看得那么重。

>>尽力而为,但是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要把自己和孩子逼得那么狠。现在孩子之间卷的已经够厉害的了,小孩的压力特别大,父母的压力更大。

▽那些看到其他家庭给孩子学习“贵族”运动项目或送孩子去国外镀金,就砸锅卖铁自个儿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安排上的父母,他们的“托举”太沉重了,只会压的自己和孩子喘不过气来。

↓郑钦文这种的不算啊,人家是天赋+努力+父母托举 ,buff叠满↓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所以父母最好的托举是父母自己努力去做孩子的榜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