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集|作战中应善于做“减法”

来源:解放军报


作战中应善于做“减法”
■周文 苏一鸣

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刊登的研究成果显示,大脑更倾向于用“加法”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即便事实上做“减法”可能会使效率变得更高,人们在决策时也总是习惯性地忽略减法策略。在军事领域,“加法”思维往往较为常见,但有时做“加法”会事与愿违,导致数据信息过载、指挥层级繁冗等问题。面对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挑战,指挥员应善于做“减法”,对复杂战场数据进行筛选屏蔽,对指挥流程进行减层优化,对战场目标进行择优精选,达到提质、增效、聚能的作用,将有限的作战力量、资源聚焦于主要方向和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实现作战效能质的飞跃。

减冗余数据提质。现代战争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战场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据资料显示,战术行动中战场侦察情报系统运行一天,产生的数据就高达数万GB,且随着作战规模和时间的不断增加,数据量还将呈指数级增长。如此庞大的规模给数据的分析、处理、流转带来了沉重负担,极有可能造成信息冗余,导致作战决策效率低下。为此,需要给战场数据做“减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指挥决策提供量少质优的数据保障,帮助指挥员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等聚焦重点,提高决策效率,提升作战效能。未来作战,应明确数据收集的范畴和优先级,找准数据收集的重心和基准,着力屏蔽、筛除低价值信息,让指挥员能够快速获取战场关键数据信息,始终紧盯作战重心、把握主要环节,强化关键信息的作战运用;建立完善强大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对战场数据进行“精加工”,不断提纯战场数据质量,让指挥员能够快速准确把握战场数据的关键。

减指挥流程增效。指挥流程是对作战指挥活动与内容的有序排列,其顺畅与否关系到部队能否高效执行作战行动。现代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斗进程进入“读秒”时代,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要求更高。如果指挥流程冗长繁琐,不仅会延误信息传递,还会提高信息误读概率,提升决策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作战指挥流程复杂、作战文书繁冗、指控机制僵化等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作战指挥缺乏弹性、应变能力较弱等问题。未来作战,应通过作战预实践,反复推敲作战流程,删减繁冗环节,推动指挥流程由线性串行向矩阵并行方式转变,不断优化指挥链路,精简作战指挥流程,增强指挥决策效能。在各要素协调一致、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明确指挥权责,灵活指挥方式,适时进行自主、临机协同,合理下放指挥权限,按需减少作战指挥层级,最大限度提升作战指挥的时效性。此外,还应加快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建设,应用智能算法及交互方式,不断优化信息流转机制,简化指挥控制流程界面,让作战指挥控制更加智能便捷高效。

减作战目标聚能。作战中,如果目标过多、战线过长,就会导致兵力、资源分散和作战力量被稀释,进而出现每个局部都较为薄弱的现象。在作战指挥中,如若能抓住影响作战的关键,紧盯主要目标,以最简单的方法和最高效的手段直击要害,往往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佳效果。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指出:“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其理念就是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删减、放弃部分非主要作战目标,将有限的作战资源、力量聚焦,在主攻方向获取即时优势,聚优歼敌。现代战争,攻防作战越来越激烈、作战节奏越来越快,应注重“部署分散、效能聚合”,在时空等多个维度减少攻击目标,聚焦作战力量于关键点位,力求实现形散而力聚。未来作战,应综合掌握敌情态势,把准敌方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为删减次要作战目标、集中力量聚优歼敌提供情报保障;还应注重培养指挥员的洞察力决策力,在实战中精准把握战局,准确判断形势,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锚定敌高价值作战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连续高强度饱和式精确打击,从而实现精确释能。

《解放军报》(2024年8月22日 第7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