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拍打身体,竟有这些好处?但很多人没做对→
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你和家人一同去逛公园了吗?在公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锻炼身体的老人家用手拍打自己的身体,比如拍手、拍胳膊、拍腿等等,他们会说这样有“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的作用。

图/视觉中国
就在昨天,“敲打腋窝能代谢无形之毒”这一说法登上热搜,常常拍拍身子真的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吗?怎么拍才是有效的?有约君一一道来。
中医推荐“拍八虚”
有养生保健作用
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那么常常拍拍身子的做法你一定不陌生。在中医疗法中有一种叫作“拍八虚”的疗法,《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八虚”指的是人体八个部位,即两肘、两腋、两髀(腹股沟)和两腘(膝盖窝),“虚”是薄弱环节的意思,衣服最容易沾灰的地方多是叠折处,人体的八虚就好比这些地方,五脏之邪喜欢藏匿于八虚之中,导致经气的运行不畅。
因此,可以通过“拍八虚”来调畅气血、疏经通络、祛除邪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在中医看来,“拍八虚”有不同的作用和方法——
1. 拍肘窝
肺、心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肘。拍打肘窝有助于养心、宣肺、治呼吸道疾病。一般心肺有热的人,适合多拍肘窝。

图/四川省中医院公众号
拍打方法:
1. 先是左臂伸直,找到肘横纹正中;
2. 右手四指并拢,用空掌轻轻拍打;
3. 力道逐渐加重,拍至微微发热和微红;
4. 对侧同。
注意:拍肘窝救心梗?有风险不主张
2019年,曾有报道称广西南宁电影院某观众心梗猝死,被一名中医爱好者成功挽救,而急救的方法并非心肺复苏,而是拍打患者双臂肘窝处,并称在救护车赶到之前,患者已经苏醒。
医生提醒:虽然这一案例是幸运的,但目前并无循证医学证实该法急救效果可行,从专业角度不建议使用!

2.拍腋窝
肝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腋窝。爱生气,经常郁闷的人,没事可以经常拍拍。经常拍打可以疏肝理气、化解心气郁结。

图/四川省中医院公众号
拍打方法:
1. 先是左手放在脑后,抱住后颈;
2. 抬高手肘,充分暴露腋窝;
3. 右手空掌拍打,力度由轻逐重;
4. 对侧同。

3.拍腹股沟(两髀)
脾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髀。拍打腹股沟可以加速气血运行、健脾和胃,还有助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等。

图/四川省中医院公众号
拍打方法:
1. 拍腹股沟时最好站起来;
2. 两腿微微分开;
3. 两手握空掌轻轻拍打两侧腹股沟至微微发热即可。

4.拍腘窝
腘窝是膝关节后侧的窝窝,肾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腘中。拍腘窝,有助于补肾、祛湿、缓解腰腿疼痛。

图/四川省中医院公众号
拍打方法:
1. 可以弯腰屈膝,两手空掌;
2. 同时拍打两膝关节后方。
拍八虚的注意事项
1.两手持空心掌,由轻至重地拍打八虚,直至拍打处开始发热,出现微微发红即可。
2.每天拍打1到2次,每个窝各拍打3到5分钟,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度。在拍打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憋气。从上到下(即肘窝→腋窝→髀窝→腘窝),从左到右拍。
3.拍打时应避免寒气,不要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
4.洗浴要在拍打完毕的3小时后,用热水沐浴。
5.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适应后再增加拍打次数和力度。
6.拍打不必强求出痧,如果感到疼痛难忍或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拍打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这些人不适合拍八虚:
- 有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 严重糖尿病患者;
- 皮肤外伤,或皮肤明显炎症、红肿、渗液溃烂等;
- 新发骨折、扭伤等;
- 女性月经期、妊娠期。
- 体质虚弱无法耐受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
这些部位
不适合按摩和拍打
虽然拍打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部位都可以随便拍打和按摩!
按摩和拍打时要避开这几个地方
颈部
颈部有非常重要的动脉,比如颈内动脉,它是为大脑供应血液的,颈内动脉或者颈总动脉在暴力按压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产生夹层,从而导致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另外一个风险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大概位置是在两侧的下颌角,医学上叫颈动脉窦。刺激它可以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有时候甚至还会引起心脏骤停。
眼睛
一般按摩眼眶、眼周穴位是可以的,但不可直接按压眼球,除了伤及眼球外,外力挤压可能直接损伤眼底的视神经,损伤视力。
脊柱
不专业的脊椎按摩可能会使脊椎关节错位得更加严重,还有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
如果自身有禁忌证但仍然接受按摩,或者按摩师的手法不正确,就有可能会伤到脊髓,严重时甚至会高位截瘫甚至死亡。
这些公园里的“绝活”
是养生还是伤身?
除了拍打身体,我们常常看到公园里的一些老人家还有别的“绝活”,比如倒着走、爬行走、撞背等等,这些有用吗?我们来一一分析。
倒走——
并不能护腰,反而有可能造成腰肌劳损
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倒着走能养护腰椎,促进腰椎疾病恢复。”事实并非如此。
倒退走路时,我们的视野受限,不能通过双眼观察行进方向的路况,老年人的平衡力退化,倒走时间过长就容易失去对平衡的控制,步态不稳导致摔倒受伤。
此外,如果倒退走路的时间过长,运动强度过大,长期保持脊柱后倾的姿态,就会导致相关的肌肉出现酸痛,劳损等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当然,如果老人家身体健康、倒走适度,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脊柱姿态、锻炼协调能力的。
撞树——
不建议靠它来刺激穴位

图源网络
有部分老人家会在公园里用后背、手臂、前胸甚至是头部等撞击树干,即使撞得后背酸痛红肿依然乐此不疲。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舒筋活血是他们喜欢这样活动的原因。
在医生看来,想通过撞树来刺激穴位是不太科学的。不仅如此,很多老年人往往会有血管硬化、斑块的形成等,在撞树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这些斑块的脱落,形成栓塞。
同时,年老后骨质开始疏松,但是筋反而变硬了,如果力度和位置选择不当就很容易伤筋伤骨。
倒立、悬挂——
不建议轻易尝试

图/健康时报
除了撞树等“绝活”之外,有些老人家还喜欢倒立或者悬挂。
但是,无论是倒立还是单杠上的悬挂,都对老人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并不能轻易尝试。
在倒立时,如果时间较长,容易引起颅内压升高,而老年人多数会伴有一些高血压或者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本身患有此类疾病,脑压进一步升高,则可能会触发一下隐匿性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外,悬挂则需要极强的臂力和肌肉力量,甚至腰部力量,但是老年人相对来说骨骼更加脆弱,频繁做此类动作可能导致肌腱损伤、韧带撕裂甚至关节部位受伤。
爬行养生——
理论上可以缓解脊柱压力
实际尝试需谨慎

图/央视网
“爬行养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曾经非常流行,现在也受到一些人的喜爱,这种运动简单来说就是从两脚走路改为四脚走路。可以锻炼核心、能缓解腰痛……对于爬行养生爱好者来说,他们认为这一运动有不少好处。
但是,真有那么神奇吗?
医生指出,爬行在理论上确实可以缓解直立行走带来的脊柱压力,但从医学专业角度上来说,这种方式是否真的有锻炼效果尚无定论。
并且,该运动对于体力要求比较高,髋关节动作比较大,老年人、体重偏大、腕关节、髋关节有问题的人群,都不太适合。
总而言之,
对于年轻人来说,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
适当尝试些新花样未尝不可,
但对老年人来说,
与其挑战高难度,
还是做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慢跑散步,
配合一些穴位的拍打,
锻炼效果更好哦!
来源:健康有约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