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洲际弹道导弹为什么无法被拦截,或者说极难被拦截?

首先,什么是洲际弹道导弹,至少要有两个标准

1.导弹射程至少在8000km以上,每个国家的标准不一样,我国的标准是不低于8000km

2.整个导弹的弹道轨迹是以抛物线的形式飞行,并且飞行中段是在大气层外进行。

特点是其能够跨越广阔的地理距离打击敌方纵深腹地具有战略意义的地面固定高价值目标,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和打击威力,属于战略导弹这一级别。

其次,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分为多种发射方式。

比如地下发射井、水下核潜艇、陆基铁路机动或陆基公路机动四种主流的方式进行发射,每种方式各有优劣

其他非主流发射方式,包括我国可能正在研究的月球发射,外太空发射都是可以的。

主流的发射方式包括:

1‌.地下发射井发射‌,优点是对导弹尺寸和重量的限制较少,所以导弹的射程较远、威力较大,但缺点是容易被敌方发现和打击‌,缺乏机动性(代表型号有美国“民兵3”、俄罗斯“萨尔马特”和中国的“东风-5B”。)

2.核潜艇水下发射‌,具有极高的隐蔽性、机动性,活动范围较大,但由于潜艇艇体大小的限制,导弹的尺寸也受到限制,通常较小,威力相对有限‌,发射难度也较高,容易出现失误(代表型号有美国 “三叉戟IID5”、俄罗斯 “布拉瓦”、中国 “巨浪-2”和法国 “M51”。)

‌3.陆基铁路机动发射‌,通过把导弹发射架安装在专门的列车上,可以快速机动隐蔽,速度快、范围大,但受铁路、桥梁等各方面的限制‌。(代表型号苏俄“RT-23”、“SS-24又称RS-24”。)

4‌.陆基公路机动发射‌,需要依托预设阵地发射和无依托野外发射,前者需要预设阵地,后者则要求发射车具备较强的越野能力,无需准备发射场坪‌(代表型号有中国 “DF-41”、俄罗斯 RS-24“亚尔斯”以及最近试射的中国“DF-31AG”。)

此外,导弹分为多级火箭发动机,燃料也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种。

固体燃料的特点是发射方便、易储存、随时可以发射,但是燃烧不充分、比冲小,且成本高。

而液体燃料的特点则是推重比和比冲都较高、燃烧也充分,而且成本低可以回收使用,缺点就是需要在发射前预先添加,需要大量花费时间,甚至错失发射的最佳时机,且不易长时间保存。

再提一下导弹的制导方式

大部分弹道导弹都是以惯性制导、星光制导、GPS制导、无线电或者地形匹配等多种复合制导方式。

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目标,共包括三个阶段。

即首段(助推段)、中段(滑翔段)以及再入段(末段)。

在导弹助推段的时候是最容易被拦截的,因为此时发动机点燃会产生大量的火焰和烟尘,会对外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信号辐射,这也导致了导弹尾部产生了明显的红外特征。

这个时候,极其容易被雷达或者卫星发现,且在这个阶段,导弹还未加速至最大速,较容易被拦截,可以说,此时的导弹就是最脆弱的时候。

不过,根据国际公认的领空标准来看,一个国家国土与12海里垂直向上100公里所包含的空间都是其所属的。

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洲际导弹在垂直向上、加速攀登的这一飞行过程中,并未侵犯其他国家的领空权,他国没有权力在这一阶段实施拦截。

而洲际导弹的射高一般能达到几千公里,等到导弹飞出100km的高度时,其速度和高度早已不是寻常的反导武器所能够得着的高度。

而且即将进入中段滑翔期,且整个过程也都是在外太空完成,普通导弹非常难以拦截。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了“战略防御计划”(SDI),计划为导弹防御系统研制了多种方案,其中包括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地基拦截弹(GBI)“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的“标准”3(SM-3)海基拦截弹。

其中已经研制成功并服役的是标准3blockII2A据说其最大射高可以达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是中段反导的利器,属于海基中段反导,不过美国试射多次,成功率不高。

我国也有这方面的武器,叫做动能3反导拦截弹,拦截弹高度达到上万公里,属于陆基中段反导,在西北进行了多次试验,成功率百分之百

来到导弹的末端,也就是再入大气层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导弹几乎完全靠自身惯性加速,速度也将达到整个飞行过程中的顶点。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比如我国的“东风41”、俄罗斯的“RS—28”、美国的“民兵3”、法国的“M51”,这几款导弹的最大速度达到将近可怕的30马赫。

且有的国家还研制出了末端变轨技术,比如我国的东风系列,可以自动进行躲避拦截。

此外,弹道导弹还实现了多重分身术这一技术,一个母弹头里带有多个子型分弹头,数量最大能达到20枚左右,里面还掺杂着假弹头,要的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极致的末端速度+智能机动变轨+真假分身弹头+无敌的毁灭力+超远的射程随便拎出一项都是当世顶级武功绝招,更何况这几项加在一起呢,在这样一种不世出的顶级武林高手面前,就问你能拿什么成功拦截?

可喜的是,这几种技术我们国家均已掌握。

所以,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皆无法在导弹末端这一阶段进行成功拦截拦截失败率无限接近于0,或者可以说就是0。


最后,想对前几天国家试射的东风31AG和背后无数的科研工作者表示致敬。

宝剑出鞘,铿锵之声激荡,如梦如幻,如闪电破空,惊醒人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