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次数越多越好吗?医生告诉你最科学的梳头频率!


文 | 护师健康说
编辑 | 护师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天梳100下头发,真的更健康吗?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养生秘诀”——每天梳头100下,活到九十九?是不是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梳头不仅能让头发顺滑,还能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看起来对头发和健康都有好处。
但问题来了,梳头次数真的越多越好吗? 还是说,过度梳头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踩坑的健康问题。

二、梳头的好处:这不仅仅是整理头发!
梳头可不是单纯地让头发看起来整齐,它其实还有不少健康益处。
1. 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让发根更有活力
你有没有发现,按摩头皮时会感觉特别舒服,甚至有点想睡觉?这其实是因为头皮上的微血管被刺激了,血液循环加快,给毛囊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头皮健康了,头发自然也会更强韧。
2. 去除头皮上的碎屑,减少头皮屑问题
头皮每天都会产生一些老废角质,适当梳头可以帮助去除这些废物,防止毛囊堵塞,对减少头皮屑也有一定帮助。但前提是,你得用对方法!(这点后面会讲)

3. 让天然发油均匀分布,头发更有光泽
头皮会分泌天然油脂,但它们通常集中在发根。如果不梳头,这些油脂可能会让头发看起来油腻。但适当梳头可以把油脂带到发梢,让整个头发都得到滋养,自然看起来更柔顺、更有光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梳头这么有好处,那是不是梳得越多越好? 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梳太多?小心头发“抗议”!
1. 过度梳头=头发的“过劳死”
如果你一有空就拿起梳子狂梳头发,可能会适得其反。头发虽然坚韧,但频繁拉扯会让毛鳞片受损,导致头发变得干燥、易断,甚至可能掉得更多!

研究发现,一天梳头超过50次,可能会增加掉发风险。所以,别再以为“多梳几下头发会长得更好”,该掉的头发还是要掉,梳多了只是提前“催促”它们离开罢了!
2. 头皮敏感的人,梳太多可能会引发炎症
如果你的头皮容易发红、起屑,甚至有时会痒,那就更要注意了。过度梳头可能会刺激头皮皮脂腺,让头皮变得更油,甚至引发炎症,导致头皮屑加重,甚至出现头皮疼痛。
3. 选错梳子,等于拿“砂纸”刮头皮
除了梳头次数,用什么梳子也很关键。如果你用的是塑料梳或者金属梳,摩擦力太大,容易产生静电,不仅头发毛躁,还可能刮伤头皮。最推荐的是木质或牛角梳,它们更温和,对头皮刺激小。

四、最科学的梳头频率,医生建议这样做!
1. 一天梳头多少次最合适?
答案是:一天2-3次最合适!
- 早上起床梳一次,整理睡乱的头发,同时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帮助你快速清醒。
- 晚上睡前梳一次,顺便按摩头皮,放松神经,有助于睡眠。
- 如果头发长、容易打结,中午可以适当梳一次,但不要太频繁,也不要用力过猛。
2. 梳头的方法也要讲究!
✅ 先从发梢梳,再慢慢往上,避免直接从头顶拉扯,减少断发。
✅ 力度适中,就像给头皮做按摩,而不是“用力刷锅”!
✅ 不要趁头发湿的时候梳,湿发更脆弱,容易断裂。如果一定要梳,建议用宽齿梳。

3. 这些情况,梳头要更谨慎!
⚠ 头皮有炎症、头屑严重的人:梳头时要更温柔,避免刺激头皮。
⚠ 头发特别容易掉的人:减少梳头次数,选择宽齿梳,避免拉扯。
⚠ 头发特别干燥、毛躁的人:可以在梳头前抹一点护发精油,减少静电和摩擦。
五、总结:梳头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适量+正确”!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梳头确实有好处,但过犹不及,梳太多反而可能伤害头发! 最科学的方式是:
- 一天2-3次就够了,不用刻意“100下”
- 选对梳子,避免静电和头发受损
- 注意梳头方式,别让好习惯变成“脱发催化剂”

所以,别再迷信“梳得多=头发长得好”了,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秀发!今天就从正确梳头开始,给你的头发一个温柔的呵护吧!
参考文献:
张建中, 朱学骏. 《皮肤病与性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刘玮, 王晓晨. 《头皮健康与脱发防治》. 科学出版社, 2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头发护理与毛发疾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李宁, 陈伟. 《日常护发与头皮护理的科学依据》.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2.
王芳, 赵明. 《头皮健康研究进展》.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56(3):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