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课堂⑦ |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

【来源:滨江教育发布】

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上孩子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难免焦虑与困惑。滨江教育发布推出“家长心课堂”栏目,针对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听听心理老师的解读与建议——

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是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的想法,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苦于无法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如此难以沟通?该如何结合孩子特点和他们有效沟通呢?

part 1

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是否知道呢?

1. 要求独立。不太愿意和父母一起活动,觉得自己长大成人,希望自己做决定,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尊重。

2. 渴望完美。做事情渴求尽善尽美,尤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3. 行为受到同伴的影响较大。孩子渐渐长大以后,他与同龄人的关系会优先于家庭的关系,比起父母对他的看法,可能更在意同学对他的看法。

4. 情绪不稳定。感到困惑,容易冲动,对行为后果的认识未必清晰。青春期的孩子情感波动是很剧烈的,他们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情绪化,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请不要因此觉得非常焦虑或者去责怪他、去否定他的负面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成人感的出现,他们可能不再愿意接受“妈妈觉得你冷”的添衣建议。进入青春期,孩子们越来越希望父母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自己。如果父母还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就容易爆发亲子矛盾。

part 2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都希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于是开始讲大道理,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因为家长忽略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情绪接纳”,一个情绪受伤的人,是很难听进道理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接纳情绪,而接纳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同理心”,也就是“共情”。

共情能很快拉近和青春期孩子的距离,消除孩子内心的防御和担心。例如:孩子说:“我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了,心情很郁闷。”

家长A:我很早就和你说过吧,你这种臭脾气不改,在学校里肯定要吃亏。你也不想想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有什么资格郁闷?

家长B:和好朋友吵架,那你心里肯定很难过吧!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家长A或许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说的这番话,但是却不利于后续沟通,属于典型的“无效沟通”。家长B理解并说出了当时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遭遇表达了共情,鼓励孩子倾诉,开启了沟通的大门。

共情是很重要的一种沟通技巧,在共情的基础上,可以分三步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一步,学会看情绪。用“看起来你现在有些难过”这样的句式来接纳并共情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情绪是被允许接纳的,这是走进孩子心里的第一步。

第二步,学会看需要。用“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当时的感受、想法是怎样的?”这样的句式来引导孩子思考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尝试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位置,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心感受孩子的体悟。

第三步,想办法解决问题。用“现在你准备怎么解决问题?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样的句式展开,带领孩子进行头脑风暴,共同思考并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

以共情为基础的沟通过程没有任何指责、怀疑与对抗,但却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他所遇到的问题,给了孩子更多解决问题的自主性。

要想改变沟通模式,需要改变已经习惯的思维方式。希望每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能够努力完成自己人生角色的调整,与孩子一起构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来源:学习强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