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部牛仔是一群什么人?如今还有牛仔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今不少影视剧中都有牛仔的身影,牛仔以其英勇的性格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美国人向往的对象,牛仔精神也成为美国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牛仔时代虽然结束了,但是牛仔精神激励着如今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他们开拓进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被如今很多电影公司搬上了大荧幕。如电影《姜戈》那样,黑人牛仔跟着白人成为赏金猎人,书写了一个传奇牛仔的人生。我们了解的牛仔,正如周杰伦《牛仔很忙》里描述的那样,既有“呜啦啦啦火车笛 随着奔腾的马蹄 小妹妹吹着口琴 夕阳下美了剪影”那样的闲情逸致,又有“枪口它没长眼睛 我曾经答应上帝 除非是万不得已 我尽量射橡皮筋”的举重若轻。牛仔一词,已成为一些生活方式的代表。

影视剧中西部牛仔的形象
那么在历史上,牛仔真的如此潇洒吗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牛仔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在文艺作品里,牛仔通常气宇轩昂,头戴高顶毡帽,腰挎左轮手枪,腰缠一圈子弹,脚穿长筒皮靴,颈部系着一块方巾,骑着飞快的马儿,到处行侠仗义。然而,这只是电影中的形象,真正的牛仔可不如电影中描绘的那般潇洒自在。美国的牛仔是由叛变的士兵,黑人奴隶和白人奴隶构成。这些人没有钱,更没有地位。他们成为牛仔,大多是为了躲避东部的歧视与压迫而被迫来到西部的,然而美国的西部环境没有东部好,生活也非常艰辛。

西部牛仔照片
对于黑人牛仔,他们生活比起白人牛仔来说更为艰辛,他们和白人牛仔一样被雇佣,但是二者的工作却截然不同。最脏最累的活永远是黑人牛仔干,而且他们也没有晋升为工头的机会。

被解救的姜戈剧照
总之,牛仔这个身份并不高贵,在日常生活中,牛仔也没有美女和红酒,相反,在牛栏中辛苦的工作和肮脏的工作环境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并且根据记载,他们也不允许佩戴枪支。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起床干活,牛仔们的饮食也十分单调,主要是豆子,咖啡和一些粗粮,有时能吃上一些肉。

影视剧中牛仔的悬赏令
牛仔的消亡史
在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长期掠夺式的畜牧导致各个牧场灾害频发,各个牧场也由曾经的游牧变成了畜牧。此外,牧牛的人增多,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各大农场纷纷裁员,许多牛仔被迫流亡到其他地区,牛仔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牛仔飞奔在牧场上
随后牛仔时代彻底结束,之后牛仔这个特殊的行业被当时的美国人看成是西进运动的缩影,西进运动所包含的进取精神被投射在了牛仔这个特殊的行当之中。随着美国文学,电影等行业的长足发展,牛仔文化广为传播。这些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其描写的野性魅力使得人们对其产生向往之情,牛仔精神也已有了一种永恒的时代性。
参考资料:《Eric Foner give me liberty》
《西部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