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收到红包和礼物了吗?资本家打造的情感仪式需“减负”

昨天5月20号,晚上“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老妈问了我两次,今天你收到红包了吗?

第一次的时候,我没有反应过来,回了一个我还在刷题,过两分钟又问了一次,我有点无奈,5月20号,既不是传统节日,也不是西方节日,我要收什么红包?

点开朋友圈,晒花的晒转账的也是寥寥无几。看样子大家都和我一样,经济下滑了,都清醒了不少。

我朋友笑称:现在“舔狗”少了,“捞女”没了。

这真是个冷笑话,再讲个冷知识:

《金瓶梅》中武大郎在农历四月底死亡,极有可能是四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从时间推算可能是5月20日。

前几年,520可真是个火热的日子,各个商场爆满,鲜花店、餐饮店、电影院连带酒店都是应接不暇,运气好的,蹲守垃圾袋都能发一笔横财。

想当年,我还在5月20号13点14分被浪漫主义者掐点告白,只可惜我对浪漫过敏,白瞎了别人一番“好意”。


今年的520几乎没什么市场了,大街上捧花的人都少了,人人都变清醒了,不顺应的资本主义的步伐走了。

资本主义炒火520是为了代东一系列的经济增长,约会得花钱,看电影花钱,吃饭花钱,鲜花花钱,礼物要花钱,浪漫的前提是经济消费,好像不花钱,就证明不了爱情。

就如同母亲节,不送鲜花礼物,不转账就成了圈子里的“不孝”。

真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陷阱,当大家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拒绝被商业资本主义定义的情感价值,实际上,更私人化、更去仪式化的情感表达方式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