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智齿头疼无比一天喝了三次布洛芬罪魁祸首竟是“手术车针”诊所回应:会积极协商处理


近日,深圳市民黄女士(化名)在某口腔门诊部拔除智齿后,因持续剧烈头痛复诊,竟发现口腔内残留手术车针,不得不接受全麻二次手术取出。5月12日,黄女士(化名)因事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已向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投诉。目前,涉事门诊回应称,正与患者协商解决。

2025年5月,深圳市民黄女士(化名)在某口腔诊所拔除智齿后,因持续性剧烈头痛复诊,竟在CT影像中发现口腔内残留一枚长约1.5厘米的金属手术车针(牙科钻头)。这枚本应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残端穿透牙龈组织,紧贴下颌神经管,二次全麻手术取出时险些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事件引发公众对口腔诊疗器械管理规范的强烈质疑。

事件回顾:2小时手术留下"定时炸弹"黄女士回忆,5月8日拔除右下智齿的手术耗时近2小时,术后创口持续肿胀伴随放射性头痛。"诊所医生最初解释是正常现象,开了抗生素就让我回家休息。"直至5月14日疼痛加剧,她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检查发现,金属车针残端已部分嵌入颌骨,若继续位移可能损伤面部神经。二次手术记录显示,异物取出过程中需使用显微设备定位,术中剥离粘连组织时患者出血达50m。

责任认定:院方承认操作失误 医患协商赔偿涉事诊所负责人承认,"手术车针断裂属于罕见器械故障,但医生未能在术中及时排查遗留物,存在操作疏漏"。目前双方正就医疗费、误工赔偿及精神损失进行协商。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已介入调查,要求诊所提交手术器械使用记录及消毒流程自查报告。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此类事件若认定为医疗事故,机构或将面临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行业乱象:器械管理漏洞全国频发这并非孤例。2023年杭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曾发生钻头断裂残留患者膝关节事件,2020年泰国牙医将钻头部件遗落患者口腔5年。中国《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2年调研显示,21家口腔机构中47%存在器械消毒记录缺失,32%未定期检测灭菌效果。专家指出,部分民营诊所追求效率忽视风险管理,术前未对器械完整性核查,术后未执行"三查七对"(查器械、查敷料、查药品)标准流程。监管升级:智能追溯成破局关键面对频发的器械残留事件,深圳市卫健委计划推行口腔器械全周期追溯系统。该系统要求医疗机构对车针、钻头等高风险器械植入电子芯片,实现从消毒、使用到回收的全程数字化监管。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王磊建议:"应强制实施术前器械清点视频录制,建立第三方器械质量评估机制。"

公众亦呼吁,将口腔诊所纳入与公立医院同等的质控考核体系,避免"小诊所大问题"重演。此次事件再次暴露出民营医疗机构在硬件配置与风险管控上的短板。在追求微创技术发展的同时,如何筑牢医疗安全底线,已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来源:正在新闻,第一现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