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最“狂”高考生,第一个冲出考场并嘲讽题目垃圾,他成绩如何

丨大大怪巨怪

编辑丨大大怪巨怪

前言

“哈哈,就这垃圾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2018年宁夏某高考考场,第一位走出来的考生单小龙,对着采访镜头“嚣张”说道。

随后这段采访视频便在网络上疯传,不少人都认为这个考生是大言不惭,为今后的失败找借口罢了。

那么,单小龙的成绩究竟如何?他又是否真的金榜题名了呢?

一、嚣张的考场发言

2018年6月8日,随着高考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单小龙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兴奋的第一个狂奔冲出考场。

大家也都清楚,高考作为全国范围内的盛事,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不少媒体都等着在这个时候拿到第一手资料。

而单小龙作为高考结束第一个冲出考场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同学,同学!作为第一个考场出来的考生,请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媒体记者焦急地询问道。

要知道高考作为一年一度才有的盛事啊,这种采访少说也能上个报纸头条什么的,通常的回答也无外乎祝自己金榜题名之类的。

有些沉迷游戏比较奇葩的学生,可能会借此机会说什么“加强某某角色”、“加强某某英雄”之类的话,记者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然而令记者都没想到的是,单小龙的回答实在是过于嚣张了,霎时间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哈哈,就这垃圾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单小龙这样“嚣张”地说道。

记者闻言顿时就有些绷不住了,心想这是哪里来的混小子,怎么能在镜头面前这么说呢?未免有些嚣张过了头啊!

周围焦急等待的考生家长们听见单小龙这么说,心中也是一惊,高考的题目难度向来都是高水准的,怎么这孩子的态度如此轻佻。

其实单小龙也并不是“嚣张”,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罢了,整场考试下来,对每个知识点烂于心的他下笔如有神助,早早就做完了。

而“垃圾”一词也不是形容高考题目的不堪,而是觉得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于是乎脱口而出“垃圾”一词。

而记者在短暂的愣神之后也是急忙反应过来,询问道:“你刚刚说要去打工?这才刚高考完,难道就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吗?”

单小龙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觉得目前还是打工挣钱比较重要一点,我对自己的成绩还是蛮有信心的!”

一旁的众人在听到单小龙这样的回答后,心中也是难掩鄙夷之心,心想莫不是考得太差,所以才口出狂言为自己的无知找借口吧。

毕竟刚高考完,不少考生心中想的都是好好放松休息一下,顺便发泄一下这些年来埋头苦读的寂寥,哪有人转头就会跑去工作呢?

可单小龙却如他所说的那样,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工地搬砖打工了,干的还都是一些脏活累活,引得不少工地工人为之费解。

而单小龙的采访视频被放到网上后,也是一时激起千层浪,不少人都被他这股子“狂气”所震撼,当然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在之后的时间里,单小龙便在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忍受烈日下炙烤以及挥洒自己的汗水,没多久时日皮肤便已经变得黝黑了。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单小龙忐忑地坐在网吧的电脑前,手指微微颤抖点击鼠标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676!”电脑屏幕上赫然出现了这几个数字。

676分!单小龙见状瞬间便红了眼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但得知分数的这一刻他还是没有忍住。

676分,这分数与全省最为拔尖的考生相比可能不算什么,但这分数对于单小龙来说,无疑是最大安慰,是对他所有努力付出的肯定。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 的单小龙呢?

二、“穷水也能出真龙”

这其实是由单小龙的家境决定的,单小龙出生于2000年,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家嘴村,是当地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他的父亲单贵德因早年劳作过度患有腰椎病,不能干重活,母亲也是因为身体缘故常年卧病在床,因此单小龙的家境十分贫苦。

但好在单小龙的上面还有哥哥姐姐帮衬,三兄妹十分听话懂事,知道自己家境不好,便时常会在村里给邻居帮忙来换取援助。

所以每逢周末或者有空闲的时间,单小龙都会跟随哥姐一起帮邻居做一些收菜、打猪草之类简单的劳作,邻居也是会好心地救济他们。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单小龙尚且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培养出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邻居们也是称赞不已。

单小龙的父亲单贵德因为家境原因没有上过学,因此他十分羡慕那些有学识的人,便在心中打定主意要将儿女们个个都培养成才。

不过也是碍于自己的身体因素,家里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为了贴补家用,单小龙的大哥单小东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悄然流逝,单小龙一眨眼就到了入学的年纪,单贵德为了让小儿子重视学习,便在他入学的时候语重心长的说道:

“小龙啊,我之所以给你起名小龙,就是希望咱家也能出真龙,而能不能成真龙就看你在学校的表现了,一定要好好学习知道吗?”

年幼的单小龙此时并不理解父亲的意思,只是看着父亲那充满期望的眼神,懂事的他知道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不辜负父亲的嘱托。

于是单小龙打从进入学校起,就对学习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饶是放假回到家中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命运从来都不会亏待有准备的人,单小龙天资聪慧又心智早熟,学习成绩也是因此十分优秀,放眼附近几个村落也都是数一数二的。

但随着年纪渐长,即将升入高中的单小龙深知家庭条件的艰辛,便打算就近上一所普通高中,也方便自己平日里照顾自己的父母。

其实以单小龙此时的成绩,完全能够选择当地最好高中的银川一中就读,但碍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无奈的他便打算退而求其次。

谁料单小龙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单贵德的强烈反对,单贵德甚至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岂能因为这种原因阻碍儿子的大好前途。

于是他劈头盖脸数落了儿子一顿,称自己现在还算年轻,即使干不了重活也能照顾好自己,而后便果断将单小龙送到银川一中就读。

单小龙也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用功读书绝不辜负父亲对他的殷切期待,也绝不能让父亲在他身上倾注的心血付之东流。

于是单小龙在学校的学习十分刻苦,几乎是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上了,除了吃饭睡觉这些必须耗费的,其他时间他都在埋头苦读。

不过单小龙也不是只知道读死书的死脑筋,他十分讲究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总结各个学科的难点重点以及解题思路,因此成绩十分稳定。

一晃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单小龙也是终于迎来了检验自己成果的时刻——高考,但早已做好充足准备的他心中自然是无所畏惧。

有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单小龙最终也是取得了676分的好成绩。但高考后他也是考虑到了自己家的处境,因此选择外出打工。

那么,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他,之后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三、踏入名校

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们都知道,高考是人生蜕变的一道坎,而事后的志愿填报同样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必须认真对待。

单小龙也是深知这其中的艰辛,于是找到了自己的高中班主任,希望老师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一番,从而避免自己走上弯路。

单小龙作为班里的尖子生,自然也是深得老师的喜爱,于是班主任二话没说就将这一艰巨任务揽了下来,指导单小龙填报志愿。

班主任考虑到单小龙的各项情况,最后大胆选择填报了清华大学的电子信息系,准备搏一下运气看看能不能升入清华。

与此同时,单小龙在工地里劳碌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发了下来,于是他带着买给父亲的手机,以及自己高考676分的好消息回到了家中。

当单贵德收到儿子亲手买的礼物的时,嘴上虽然是苛责单小龙乱花钱,但眉角处还是噙满了笑意,感慨着儿子终于长大了。

而当他得知小龙高考取得了676分的好成绩时,心中更是喜不自胜,一连好几天都激动得睡不着觉,时不时就要出走“嘚瑟”一番。

在家中休息了几天后,单小龙便又重新回到了工地之中,毕竟无论能否考上清华,大学的学费还是要事先准备一下的。

而单贵德此前的“嘚瑟”也不是真的嘚瑟,而是事先和各位亲朋好友通个气,以便录取结果下来的时候,能有期望他们伸出援手。

2018年8月份,单小龙在工地上工时接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心中难掩激动的他赶忙告诉了父亲和老师,分享着此刻的喜悦。

可高兴之余,单小龙还是不免为清华大学那高昂的学费头疼。好在老师见多识广,建议单小龙去当地教育局咨询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境困难的高校新生,提供的一项贷款活动,为的就是缓解贫困生的就学压力。

有了这一国家政策的援助,再加上单小龙两个月的工资,以及单贵德从亲友那里筹集到的几千元,单小龙也是如愿踏入了清华校园。

进入大学校园的单小龙也并未就此沉沦娱乐,而是继续以极大热忱投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是泡在图书馆里自习。

不仅如此,单小龙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知识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眼界,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奖学金。

而后单小龙也是利用了自己节假日时间,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工资优渥的学生兼职,凭自己的双手也攒下了一笔可供学校生活的小钱。

单小龙在刚踏入大学时,心中想的都是毕业后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学识为家乡带去改变,让自己的家人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可随着眼界的开拓,单小龙在权衡良久之后选择了一条新的人生方向,他要参军!

那么,单小龙为何会做出这种决定呢?

尾声

这就不得不提到单小龙在大学时参加的社团了,进入大学校园固然要以学业为主,但同样不可忽视学生社团开拓眼界的作用。

单小龙虽然一门心思扎在学习海洋里,但为了拓宽眼界增长见闻,他还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社团活动。

不过当时单小龙参加的可不是什么娱乐社团,而是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军事爱好者社团,一起探讨现今世界的军事力量对比。

在这种崇尚参军报国氛围的影响下,激发了单小龙内心深处对于军旅生涯的向往,渴望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进入军营为国效力。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爱好,单小龙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人!

现如今,单小龙仍服役于中国人民海军,一身蔚蓝色的军装衬着他挺拔的身姿,无论再苦再累的训练他都能完成得十分出色。

正所谓“有幸报国,不负少年”,单小龙的选择值得我们为之钦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