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5年4月10日,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关税政策汇总及影响。
截至2025年4月10日,美国对华实施的关税政策主要包括:
1. “对等关税”由34%提升至84%,叠加此前20%的基础税率,部分商品实际税率达104%;
2. 差异化税率,如对越南加征46%、欧盟20%,限制中国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
3. 二级关税(25%),针对与俄罗斯等国贸易的企业;
4. 小额包裹关税调整,800美元以下商品税率从30%升至90%,冲击跨境电商。

短期内,中国对美出口(2024年5246亿美元,占外贸总额15%)或下滑15%-20%,拖累GDP增速0.8-1.2个百分点。电子、机械等行业订单流失明显,企业加速转向内销或东南亚,但越南等国同步加税削弱转口优势。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美国5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供应,加税或导致药品短缺,特斯拉等企业产能受冲击。
美方政策推高其国内通胀,苹果测算iPhone 16 Pro Max价格或涨至2300美元,供应链转移印度、越南仍难避税。历史经验显示,1930年高关税加剧大萧条,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类似风险,多国反制或引发十年衰退期。
中方反制措施包括加征84%关税、稀土出口管制及不可靠实体清单,精准打击美国制造业原料供应。长期看,内需扩张是关键,中国居民消费占比仅38%,需通过结构性改革缩小与发达国家(如美国68%)差距。
关税战本质是政治博弈,但经济规律不可违逆。全球化虽受挫,区域合作与技术自主仍是破局方向。中国需以“双循环”战略平衡反制与开放,通过市场潜力与产业升级重塑竞争力,避免零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