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次!俄军巴赫穆特取突破后,普京撤换总指挥,全面战争要打响

图为格拉西莫夫

重磅,俄军再换帅,格拉西莫夫担任总指挥。

当地时间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了新的任命,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将出任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原总指挥、空天军总司令苏罗维金将与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和副总参谋长基姆一起,担任对乌特别行动武装部队的副总指挥。

这也是继拉平出任俄陆军总参谋长之后,俄罗斯在短时间内再度进行的人员调整,目前关于俄方这一动向的猜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这可能预示着俄军要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其二是有部分媒体认为,这一举动反映了俄高层对当前军方的表现存在不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俄军更换总指挥究竟有何深意。

事实上,格拉西莫夫已经是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第六位总指挥。

图为绍伊古

我们知道,在俄乌冲突刚爆发时,俄军是由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指挥,随后指挥权交给柴科,不过也有说法称,柴科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具体军事行动仍是由克里姆林宫直接拟定,在4月11日,由于俄军进攻基辅不顺,南部军区司令德沃尔尼科夫接任总指挥一职,继续对乌克兰发动猛攻,不过,即便德沃尔尼科夫开启了狂轰滥炸模式,但俄军实际推进速度依旧缓慢,因此在5月9日,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接替了他的职责,然而这依旧没有改变俄乌战场的冲突态势,乌军甚至还在哈尔科夫方向成功打出了大规模反击,在2022年10月,也就是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苏罗维金出任俄军总指挥。

在苏罗维金担任俄军指挥的3个月中,他充分展现了其“无差别轰炸”的作风,接连对乌克兰基础设施进行空袭,这一措施的确让乌克兰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但俄军非但没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还丢失了赫尔松市区这一战略要地,有分析认为,正是由于其战绩不佳,俄高层才会对其进行“降职”处理。

图为俄乌冲突

我们知道,临阵换将是战争大忌,但俄军全然不顾这一忌讳显然也是有实际原因,其主要是俄军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在不断调整,其攻守之势反复变化,这就使得俄军不得不在战术层面也做出改变,因此俄方才会选择使用不同作战风格的指挥,来适配不同阶段的作战目标。

在此次调整中,俄罗斯官方也做出解释称,由于任务的扩大,俄罗斯武装部队各军种和各部门之间需要更加紧密的配合,这才让资历更老、作战经验更丰富和协调能力更优秀的格拉西莫夫出任总指挥,而这一举动很可能是俄军升级战争行动的一个信号。

图为普京与俄军方高层商议

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12月初,普京曾到访前线秘密指挥所,与绍伊古、格拉西莫夫及俄军高层决策人员开了一天的闭门会议,这显然不是无的放矢,此时俄罗斯方面大概率已经拟定好下一步的军事规划。

随后我们能看到,普京出访白俄,强化了在白俄罗斯的俄军部署,而绍伊古也多次前往前线进行实地调研,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宣布要进行扩军,并将一切资源向军工倾斜,以服务俄乌冲突前线,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扩大应对战争的力度,虽然普京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明确表态,但俄罗斯已在事实上步入全面战争,如此一来,其对指挥官的要求自然会随之提升。

图为苏罗维金

然而,苏罗维金更倾向于前线指挥,其在作战层面更为擅长,但是要面对后方力量协调时,苏罗维金恐怕就没有格拉西莫夫适合,因此才会有这次人员调整,而事实上我们也能看到,苏罗维金并未因所谓的“战事不利”受到处置,否则其不可能担任副总指挥,继续活跃在战线,应该说,苏罗维金的职位虽然发生变动,但其任务大概率不会变,更何况格拉西莫夫的总参谋长一职也没有卸任,这意味着他依旧需要进行管理俄罗斯全军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后续前线指挥恐怕还是由苏罗维金负责,格拉西莫夫只是会在把控全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不排除只是一个“挂名司令”。

不过,仍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俄罗斯此次的人员调整,已在事实上提高了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部队的指挥级别,这意味着俄罗斯很可能已做好了打总体战的准备,随着最高军事职人员出任一线指挥,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已经从局部冲突,开始慢慢向“国战”方向演变。

图为乌军坦克

如今俄军在巴赫穆特方向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乌克兰也开始获得西方援助的坦克与装甲车,随着冬季的真正到来,乌克兰战场的环境也开始有利于重装部队集团化作战,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俄乌冲突的烈度恐怕要持续上升,一场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国语》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整体上而言,俄军当下的情况并不乐观,其内部派系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弹药供给也有所不足,此次换将究竟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俄军在乌克兰的整体态势,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就看格拉西莫夫就任以后,俄军会做出怎样的战略调整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