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凄惨结局,朱元璋格外开恩之后,才得以留下一张“人皮”
前言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时光就是惊羽,略过时间长河,点滴波澜就是历史,再往下就是隐藏的历史真相。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一、 鸟尽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是历代皇帝都会对威胁他权利的大臣的方法,像大名鼎鼎的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因为皇帝忌惮他的权利,听从小人,于是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
但是有功劳的大臣不一定都是因为皇室的忌惮而被处死,也有居功自傲的原因。在明朝的蓝玉案就是如此。

▲蓝玉塑像(?―1393年)
明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不少,但是在明朝创立不久之后,很多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害,就为了防止他们一家独大当权,危机皇室。
在当时的蓝玉,不仅居功自傲,还专权独断,为此朱元璋对蓝玉不满很久,但是可惜,蓝玉手握兵权,不能轻易地罢免他的官职。
所以朱元璋等了很多年,最后终于拿下蓝玉,本应该凌迟处死的蓝玉,朱元璋想到曾经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决定给他留全尸。没想到留的全尸居然是一整张的皮,不禁让人唏嘘。

▲蓝玉结局
二、 居功自傲
作为开国功臣,蓝玉落得如此下场也不仅仅是朱元璋的猜忌。自古以来有功之臣,聪明的都会以某种借口离开朝政,例如商人范蠡。
但是也有居功自傲的,凭借自己的功勋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惹怒皇帝。蓝玉本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手中有兵权,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比较满足的了。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而且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和蓝玉关系非常好,朱元璋也非常看中朱标,把他当做接班人培养,父母爱子,为之计之深远。
朱元璋有意培养朱标,而蓝玉也被朱元璋默认为辅助太子的功臣。但是可惜,天资聪颖的朱标早逝,而皇孙朱允炆可控制不了蓝玉。
到时候蓝玉很有可能将朱允炆变成傀儡皇帝。所以杀心早就在朱元璋心中藏下,可偏偏蓝玉还认不清现实,一直以为自己有功,无论如何皇帝都不会太大力度惩罚他,而且朱家的天下还需要靠他帮忙呢。
有了这些想法,蓝玉愈发眼中无人,想传蓝玉从战场中回来,路过一个城池。但是驻守的士兵没有及时开门,蓝玉就派兵攻打。

▲征战沙场的蓝玉
后来的蓝玉因为自己的功劳愈加多,所以在军事上有些问题,蓝玉自己就做了决断,并没有告诉朱元璋。
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一个臣子独断专行,偏偏蓝玉依靠自己的功勋,目中无人。但是这个时候的蓝玉手握兵权,并且当时的嫡长子朱标还没有早逝,朝廷还需要蓝玉的帮助。

▲惩治蓝玉
三、 最后的结局
权利和欲望就是个无地深远,吸引着人,最后一口吞噬。蓝玉就是没有经受过权利的诱惑,也没有抵住欲望。
蓝玉开始逐渐培养自己亲信。在朝廷之上引荐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是有血缘关系的。偏偏蓝玉培养的人和他一样,目中无人,觉得自己背后的依靠是蓝玉,横行乡镇,鱼肉百姓。一时之间百姓敢怒不敢言。
朱元璋感觉到自己身体越渐不好,为了自己子孙后代,朱元璋决定惩治蓝玉,于是在1393年,以谋逆之罪惩治蓝玉。
条条罪证下,蓝玉本应该是凌迟处死的,但是朱元璋念到蓝玉曾经的功劳,和自己还是儿女亲家,所以决定留全尸,剩整皮。

▲蓝玉故里
综述
权利之上是更大的权利。但是帝王枕侧不容他人酣睡,所以居功自傲的臣子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参考资料】《明史》、《蓝玉案》
【文案编辑】目海志露瀛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