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识别沙棘

沙棘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沙棘植物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沙棘药材

沙棘药材

沙棘

【化学成分】

沙棘果实含黄酮类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3-O-β-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β-rutinoside),芸香甙(rutin),紫云英甙(astragalin)以及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kaempferol)为甙元的低糖甙。还含维生素(vitamin)A、B1、B2、C、E,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叶酸(folic acid),胡萝卜素(carotene),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儿茶精(catechin),花色素(anthocyanin)等。

种子含油,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 (stearic acis),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 (linolenic acid),非皂化部分有: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隐黄质 (cryptoxanthin),a-,γ-和δ-胡萝卜素(carotene),谷甾醇(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以及磷脂(phosphatide)。皮含5-羟色胺(serotonin),葡萄糖欧鼠李甙(glucofrangulin)。叶含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异鼠李素(isorha-mnetin)胡萝卜素。

【药理作用】

1、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治愈心绞痛等症;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祛痰、止咳、平喘、慢性气管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作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作用;对妇女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效果。

2、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同时,沙棘油中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还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促进伤口愈合。

3、美容功效:沙棘油中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和SOD活性成分,能有效防止自由基以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性味与归经】 酸、涩,温。归脾、胃、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用于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