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AutoCAD自带剪裁技巧,让你绘图更轻松 cad教程 CAD练习题

#暑期创作大赛#

一、分析与说明

1.1、又是周末了,老规矩,讲解一个 AutoCAD 自带的“剪裁”技巧。

1.2、本教程先通过实例演示讲解这个“剪裁”技巧,最后做总结

20230819_01




二、实例演示

2.1、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已经绘制好示例图形,把所有对象放在“0图层

20230819_01



2.2、选中所有对象,命令行输入“B”后回车,调出“块定义”对话框。



2.3、在“名称”栏输入块名称,例如“PowerIdeas”,在“基点”栏点击“拾取点”按钮。



2.4、自动返回绘图区,捕捉左下角的端点作为块的基点



2.5、自动返回“块定义”对话框,点击“确定”。



2.6、这样就创建了一个“PowerIdeas”块。

选中“PowerIdeas”块,按快捷键“Ctrl+1”,调出“特性”面板,可以看到当前选中对象为“块参照”,确定选中对象就是了。



2.7、如下图所示,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命令,在要剪裁区域绘制一个青色圆

此时的图形复制备份一份



2.8、命令行输入“CLIPIT”后回车,启用“剪裁”命令。



2.9、点选青色圆作为剪裁边界

特别注意:此步骤不需要回车



2.10、接着点选“PowerIdeas作为被剪裁对象



2.11、保持“0.70”的误差值不变直接回车



2.12、剪裁完成后如下图,这样就以青色圆剪裁边界,获得了我们想要的局部图形



2.13、放大视图看一下,发现“PowerIdeas”块被剪裁后,形成了一个青色圆内接多边形剪裁区域



2.14、选中青色圆,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青色圆删除掉。



2.15、可以更明显地看到在局部图形四周确实形成了一个多边形的边界



2.16、找到备份图形,同样使用“CLIPIT”命令进行“剪裁”操作,点选青色圆作为剪裁边界,点选“PowerIdeas作为被剪裁对象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输入较小的误差值,例如输入“0.1”的误差值后回车。



2.17、剪裁完成后如下图。



2.18、将视图放大,这一次就有点难以看出四周有多边形了



2.19、选中青色圆,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青色圆删除掉。



2.20、可以看到在局部图形的四周形成的是一个接近圆多边形边界



2.21、将两次剪裁后的效果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左边的误差值为“0.7”的结果,右边的误差值为“0.1”后结果。

很显然输入较大的误差值会导致较少的线段更快的性能,但是圆弧会显得不够平滑。相反,输入较小误差的值会导致沿圆弧平滑剪裁,但会在重生成期间加重处理负担

20230819_01




三、小结

3.1、学会怎样创建块,并要注意在“0图层创建块

3.2、“CLIPIT”命令通过使用多段线圆弧椭圆文字多行文字属性定义剪裁删除所有其他对象的显示,来剪裁块外部参照图像区域覆盖对象指定部分

3.3、利用“CLIPIT”命令可以使用圆弧多段线来定义外部参照图像区域覆盖剪裁边界

3.4、通过使用一系列短直线段穿越圆弧段CLIPIT 使剪裁曲线边界成为可能。通过指定任何给定线段的中点圆弧之间最大距离,可以控制穿越圆弧段所用的精度

3.5、输入较大的误差值会导致较少的线段更快的性能,但是圆弧会显得不够平滑。相反,输入较小的误差值会导致沿圆弧平滑剪裁,但会在重生成期间加重处理负担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