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汉语一级字,读作剥(bāo或bō),读作bāo
剥,汉语一级字,读作剥(bāo或bō),读作bāo,指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读作bō,指剥离。引申指脱落、侵蚀。又引申指强制除去、侵夺。
我们从出生开始一路都在剥离,出生的时候剥离母亲的子宫,剥离母亲的胎盘,剥离母亲的血液—脐带。童年时,丢失的洋娃娃、损坏的玩具车,他们都在离我们远去,也在剥离着我们的童年;懵懂青春,那个走失在自己青春里的少年少女,会在你记忆的长河里留下一笔痕迹,最终也剥离了你的青春;成年后,剥离是每次的遗憾还是望而不得,再或是某个强盗强取豪夺了你的快乐,你的孤独情绪。
康熙字典里面对这个剥字的解释,【子集下】【刀字部】剥〔古文〕《唐韵》《集韵》《韵会》北角切,音驳。《说文》裂也。从刀,彔声。《玉篇》削也。《广韵》落也,割也,伤害也。《楚辞·九思》怫郁兮肝切剥。剥就是落、割也,伤害也。难怪最熟悉你的人才能一刀切中你的要害,因为往往被背刺的是你最放心最信任的人,同是也是剥离最痛的手段。人生没什么不能剥离的,佛说因为上一世你们有亏欠,所以这一世才有因果,六亲缘浅的人就是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世,从此不在有牵连不再有亏欠,已不再相见。要说痛或许不是,要说麻木也不是那么准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次下手剥离的亲情也好爱情也罢,不就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失望积累了太多,鲜血淋漓的心脏一层层剥开了太多了,就像冬天脱掉的一件件棉衣,没有保暖寒气入体,最终病入膏肓。有人说你把每一次丢失的物或许事不要看的那么重,你就没有一片片剥开心脏的疼,也就没有那么大伤害,更没有飘忽灵魂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可我不是鱼,人的记忆很神奇,越是不想记住的事情越是记得牢靠,越是想记住的知识往往合起书来就忘,要是可以像哈利波特霍格沃兹魔法学院校长邓布利多,可以用魔法棒抽出脑袋里面存储的信息多好,终究这个世界没有哈利波特也没有霍格沃兹更没有魔法。
我不是外科医生,没有神奇之手,更没有娴熟的技术,能把鱼皮从鱼身上完整的剥离下来,可惜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要不然我一定会换个专业——外科医生,他们除了能剥开,不也能缝合吗?至少外表上已经看不到一层层的肉体组织,也看不到汩汩向外冒着的血。怫郁兮肝切剥,怫郁损伤肺、肝、心脾等脏,拿刀切开手起刀落,扪心自问,痛否?当下剥离向阳新生。
剥,割也!#唉,当我们读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