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4军在闽西上杭时期各级领导成员名录等情况一览
本文主要序列名录,职务担任时间在(1929年6-9月)期间。整理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九卷。
1929年1月,井冈山红4军为打破国民党第三次“会剿”,由毛泽东、朱德率主力向赣南、闽西转移。6月攻克闽西上杭白砂后,红四军七大召开,陈毅当选前委书记,毛泽东暂离领导岗位,朱德代理前委工作。闽西多山险要、群众基础深厚(受1928年张鼎丞、邓子恢领导的闽西暴动影响),红4军在此整编扩军,兵力从4000余人增至近6000人,开辟了以长汀、上杭为中心的闽西根据地。

核心领导:前委书记陈毅,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至1929年8月)、张恨秋(代,1929年8月起),副官处处长杨至诚。
注:陈毅9月赴上海汇报工作,后由朱德代理;毛泽东在1929年6月七大后暂离岗位,但名义上仍保留职务,9月中央指示后正式恢复。
下辖:
第1纵队-纵队长林彪,党代表熊寿祺,政治部主任谢唯俊。下设第1支队-支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第2支队-支队长肖克,党代表粟裕。
第2纵队-纵队长刘安恭(1929年10月牺牲),党代表谭震林(至1929年7月)→张恨秋(代,8月后)。下设第4支队-支队长毕占云;第5支队-支队长耿凯。
第3纵队-纵队长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下设第9支队-支队长张宗逊,党代表罗荣桓。
第4纵队(1929年6月,由傅柏翠、曾省吾、罗瑞卿领导的第59团和张鼎丞领导的永定地方武装等在连城组成)-纵队长傅柏翠(至1929年9月)→ 胡少海(9月后接任),党代表李力一(初任)→ 张鼎丞(7月后)→ 傅柏翠(兼,9月后),参谋长罗瑞卿(9月增设),政治部主任谭震林(9月后兼任)。下设第7支队(9月改称第10支队)-支队长张鼎丞(兼)→ 陈紫峰(9月后),党代表赖连璋;第8支队(由闽西地区游击武装组成,9月改称第11支队)-支队长卢肇西,党代表丰小牛。
注:傅柏翠其党代表职务为兼任,后因与红四军分歧于1930年脱离,但1929年9月前仍属名录范围。
随营学校:(红4军主力后来离开闽西向东行动时,随营学校留在闽西,由谭希林任总队长)-总队长石迟峰,副总队长谭希林,党代表邓子恢(闽西特委书记兼任)。

红4军在闽西攻克上杭城,歼灭国民党军2000余人,推动闽西20余县建立苏维埃政权,奠定中央苏区基础;整编傅柏翠、张鼎丞地方武装为第4纵队,创立“主力红军+地方武装”模式;颁布《闽西土地法》,80万农民分得土地,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毛主席总结实践经验,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稿,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并为古田会议确立“党指挥枪”原则奠定基础,直接支撑了后续中央苏区形成与长征战略资源储备。
附毛主席1929年秋的一首诗词:《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作者不熟悉的人物简介:
张恨秋,广东大埔人,1927年入党。1929年任红4军政治部代主任(接替陈毅),参与闽西斗争,后调任红12军政治部主任。1930年在“肃反”中被错杀,1980年代平反。
熊寿祺,四川人,1927年入党。1929年任红4军第1纵队党代表,参与古田会议筹备。1930年赴上海汇报工作被捕,脱党后从事教育。建国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
彭祐(全史有记载),湖南人,井冈山时期干部。曾任红4军第1纵队党代表,参与黄洋界保卫战,1929年4月调任红4军军部参谋,同年8月在福建宁化战斗中牺。

谢唯俊烈士
谢唯俊,湖南耒阳人,1926年入党。1929年任红4军第1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赣东特委书记。1934年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副部长,1935年牺牲于陕西保安。

刘安恭雕像
刘安恭,四川人,早年留学德国,南昌起义参加者。1929年任红4军第2纵队纵队长,1929年10月率部进攻广东梅县时中弹牺牲。
王良,重庆綦江人,黄埔六期生。1929年任红4军第1纵队第1支队长,1932年3月任红4军军长,6月13日牺牲于福建武平大禾村

李赐凡烈士
李赐凡,湖南宜章人,湘南起义参加者。1929年任红4军第1支队党代表,1933年升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主持苏区扩红与反“围剿”游击作战,1935年1月留守苏区时于宁都突围牺牲。
耿凯,河南人,黄麻起义参加者。1929年任第5支队长,后任红4军第10师师长。1931年10月于河南光山“肃反”中被错杀。

傅柏翠
傅柏翠,福建上杭人,闽西地方武装领袖。1929年任红4军第4纵队纵队长,1930年脱离红4军后,在闽西组建“闽西新编红军独立团”,坚持游击战至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建国后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曾省吾,福建连城人,闽西暴动领导人。1929年参与组建红4军第4纵队,1929年7月牺牲于连城朋口战斗。

胡少海烈士
胡少海,湖南宜章人,湘南起义领导人。1929年接替傅柏翠任第4纵队纵队长,1930年8月任红21军军长,同月在福建漳平永福镇牺牲。
李力一,江西人,1929年任第4纵队党代表(初代),1931年调任红12军政治部主任后,在闽西“肃社党”事件中被错杀。
陈紫峰,福建永定人,闽西游击队骨干。1929年任第10支队长,后任福建军区独立师师长。1935年4月牺牲于福建长汀四都镇。
赖连璋,福建上杭人,1929年任第7支队党代表,后任闽西红军医院政委。1931年2月因“肃社党”事件被错杀于上杭白砂。
卢肇西,福建永定人,闽西暴动领导人。1929年任第11支队长,1930年主持开辟“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海—香港—汕头—永定—瑞金),1931年牺牲于“肃反”。
丰小牛,江西人,1929年任第8支队党代表,后随红4军转战赣南,1930年2月牺牲于江西乐安战斗。
不同史料记载可能存在差异,有记述错误的地方,请在评论区一下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