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亲戚朋友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应该如何回答?


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安全工作

很多没有进过工厂工地,或者没有接触过工科的人,比如我们的家人、朋友,问起咱们是做什么的?回答做安全的,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哦~管别人带没带安全帽的那种吗?还是管保安的?

我通常会回答:差不多~搬砖的~

他们还会紧追着问:那一个月多少工资?

我会告诉他们:那要看砖头的大小。


然后再问我就懒得回答了~众所周知,在咱们这个社会,医生、老师、公务员这一类工作,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关键时刻还能帮忙留个床位、看个病、插个班、辅导下孩子功课、批个业务啥的,社会地位相当高,有一个这样的家人或者朋友,都会觉得非常有用(这个社会不就是靠利用与被利用来维持关系嘛)。

但是咱们做安全的,可利用度确实不高~就是没啥社会地位,大家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好像这个职业可有可无的感觉。平时也帮不上家人、朋友什么忙。所以很多安全人在公司没地位、在社会上可被他人利用的价值也太低,还不如去送外卖、跑滴滴,好歹算是积极为城市建设做贡献。

今天我也不打算为安全工作正名,就是单纯的用一篇文章解释下,咱们安全人平时到底在干什么?下次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在年底聚餐的时候问起你,你是干嘛的呀?是不是管别人带不带安全帽的保安队长阿?你就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就可以了。

安全工作的组成

安全工作在纵向上应该按工作周期分类,而在横向上则要按工作模块分类,总体来说,系统梳理自己手头的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我这个人脑子笨,如果不把工作记在纸上,就会时常忘记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今天我就跟各位分享下,我是怎么梳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的:

首先咱们从纵向上,也就是时间跨度上,把工作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每日工作

2)每月工作

3)每季度工作

4)每年重点工作

5)不定期工作

再在横向上,也就是工作模块上,把工作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事务型:例如回邮件、查政策。

2)审批型:例如审批劳保需求。

3)要素型:也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例如目标职责、制度规程、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事故调查。

4)现场管理:例如审批危险作业。

5)总结型:例如编制工作总结。

6)上级部门要求型:例如一些定期的资料上报至应急局。

7)会议型:例如组织或参加各类安全会议。

8)其它


OK,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工作模块划分,那咱们现在就来具体的规划一下,如何把横向的工作分配到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不定期的纵向时间里,这里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累积,也需要非常了解目前自己单位所执行的标准化或体系工作框架:

以每月工作举例-每月25日-30日:

①编制月度工作总结和安全目标考核记录;

②总结并归档当月安全费用投入台账;

③总结并归档当月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含三级安全教育、各部门转岗、复岗、四新教育培训记录);

④总结并归档当月外协施工安全培训和入厂告知情况;

⑤总结并归档当月危险作业票证;

⑥总结并归档公司级和部门级隐患排查记录(含隐患排查统计分析);

⑦总结并归档各部门不安全行为自查记录;

⑧总结并归档各部门应急演练计划完成情况(含各部门纸质应急演练记录);

⑨签批第三方消防维保报告,及时反馈处理消防维保故障...

每月上、中下旬:登陆省安监系统进行隐患上报

每月中上旬:

①组织或参加月度专兼职安全员例会,编制并存档会议纪要;

②组织计划内月度公司级隐患排查和教育培训。


以上就是每月的工作整理,然后这里小周直接附上一张我自己做的工作表,方便各位更直观的查阅:

有了这样的一张工作表,就能够对自己一年要做的工作框架搭出来,并且可以再把每月的工作中具体的事务以甘特图的形式进行追踪:例如1月↓

本文主要介绍安全工程师每天都在干什么,目的是向不了解的亲戚或朋友解释安全工作的内容,管别人带不带安全帽只是安全工作当中很小的一项具体事务。当然,每个地方、每个公司安全工作的范围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比如有的大佬已经是安全总监了,那肯定还有更宏大的工作要做,各位可酌情增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