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演讲女孩“背景”引争议,真相到底是什么?

近日,中国籍学生蒋雨融以毕业生代表身份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她呼吁多元与包容,并间接批评特朗普政府“禁招令”,引发一定关注。

然而,演讲视频走红网络后,部分网友质疑其“走后门”进入哈佛。尤其是其家庭背景被曝光后,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支持与质疑的声音针锋相对,形成鲜明对立,引发广泛讨论。不同观点的网民各执一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开激烈辩论,导致舆情热度居高不下。

不少网友质疑蒋雨融进入哈佛存在 “走后门” 嫌疑。因其父亲曾在绿发会任职,尽管她称未提交绿发会推荐信,但网友仍怀疑其借助家庭背景及人脉获得特殊机会。

网友@爱吃是福嚯嚯:21岁大学毕业,一个大学毕业生怎么攒一年三十多万的学费?网友@船团旗舰咸鱼号:她要是大方承认自己富N代、靠钱靠关系就没人会care她。可她现在可是打着“消失的爸,漂泊的妈,破碎的家庭,恶意中国社会”的人设来代表普通家庭,能不被锤么?网友@包子-198512:有钱有权真好 可以靠推荐进大学。网友@大鹏乘风起123:以后,类似北京董小姐和青岛蒋小姐的故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所谓哈佛高材生,其实很多就是中考300分的那批人!

部分网友认为其演讲内容空洞,虽呼吁多元包容却回避西方殖民历史、经济霸权等结构性问题,陷入“白左式陈词滥调”,“迎合西方价值观”。

网友@赤红仔:这语气、这表情、这演讲停顿方式,包是NGO培训的,没跑了!网友@瓦花鳝鱼大废物:美式演讲就是没有内容,只有形容词,然后叠加无数感叹词。网友@DDDementor:一股白左味。网友@鹖冠家的杨:你能否说清楚,小时候扒你衣服的是谁?如此严重行为的霸凌者,你不可能不记得名字,她值得全社会声讨。网友@学历史的小孩222:这种话术,白左工具没跑了。

还有网友质疑绿发会的某些行为,怀疑其背后存在外国势力影响。

网友@芒果和狗:她爹绿发的,NGO组织,资金来源境外,被安排的4+4蒋小姐。网友@水怪会飞:他们家的那个基金会以海洋环保的名义,专门在海军基地边儿上放监测器,然后把数据往国外发,选她上来也是有原因的,前几个哈佛演讲的都借机呼吁解放巴勒斯坦,所以让她上,就看他的英语流畅程度还有这么重的表演痕迹,你也知道她不是个人才。网友@陆锡鑫:首先,这个所谓的“绿发会”就不是一个好东西,更像是一个制造社会麻烦的组织。网友@AD丐不加奶:背后是国外ngo资金支持,活动项目除了各种动保环保,甚至还搞性别对立,buff都叠满了还能活着,只能说背后的山不是一般的大。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蒋雨融能作为哈佛毕业典礼代表演讲,是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展现了中国留学生的国际风采。其演讲中自信流利的表达、呼吁多元包容的理念值得称赞,而她自曝初中霸凌经历后逆袭的故事也很励志。

网友@反者道之动:我觉得讲的很好啊!!!!你们是眼红吗?网友@木木个哈哈:真的评论很恐怖,那天看演讲视频我挺感动。结果平台到处都是“扒皮”,什么第二个董小姐、曲婉婷………无语了。让子弹飞一会儿吧。至少在没看到什么实质性扒皮之前,我觉得演讲很有世界大同和呼吁和平的人文关怀。不觉得一说这些在网友看来空洞的内容就是ngo、反华、环保女孩。网友@采菊东篱下:一小姑娘,做了一个毕业演讲而已,也没啥明显错误的观点,值得这么多人这么起劲地去批斗吗?网友@坐而论道起而行:挺励志的一个女孩!继续加油!永远少听比你差的人瞎叨叨。网友@冬日清风扫雾霾:我支持这个中国女孩,她是新时代的青年,中国需要这样独立人格的青年,这样中国才能进步!

一些持中立态度的网友认为,蒋雨融的家庭背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应避免仅凭猜测 就“有罪推定”,避免过度政治化解读。

网友@SKY: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三流自媒体所发布的内容,要求真务实,网上的东西有真有假。网友@神奇的H271:必须客观公平地说,有些评论太过了,属于造谣的范围了,不认同博主也请说事实,不要人身攻击。网友@雪韵:我还看到另一种解读,到底谁的对?让子弹多飞一会。

综上,在蒋雨融事件的舆论浪潮中,各方应秉持理性态度。公众需明白,仅凭当下碎片化信息,难以确凿判定蒋雨融入学哈佛存在“走后门”行为。家庭背景与入学之间的关联,不能仅凭绿发会曾发布的文章及她父亲的任职情况就妄下结论。网络上一些无端猜测和恶意诋毁,不仅伤害当事人,也破坏网络舆论生态。大家应给予事件更多时间,等待更全面信息披露,避免在信息不对称时盲目跟风指责。

对于蒋雨融而言,既然已发布长文澄清,后续可考虑进一步公开更多能证实自己的材料,如详细的学习成绩单、实习证明以及推荐人联系方式等,通过权威渠道发布,增强可信度。而绿发会则需积极应对质疑,主动公开与本次舆情的相关信息。

当然,这场事件背后也折射出当下网络舆论生态的诸多问题。一是事件之所以能迅速点燃公众情绪,核心在于触动了大众对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二是一旦某个观点形成网络热点,部分网民便不假思索地跟风声讨,缺乏对事件的深入分析与理性判断。三是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人才观,认识到成功不应仅仅以财富、地位和名校背景来衡量,而应综合考量个人的品德、能力、努力及社会贡献。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