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才有家的说法不符合历史逻辑,为什么要保家卫国?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为了繁衍由一对男女组织成了家庭,再由家庭逐渐形成部落,当人类社会发展到需要更多人协作时,人类为了保护共同的利益或满足美好的愿望,各部落之间自发联合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国家。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类在最初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自身生存的利益,学会了理智的互相约束。当社会发展到需要人们共同协作时,人们参与结合成了一个集体,每个参与者都把自身的权利转让给这个集体,原来的约束就转化成了“社会契约”。结合行为产生的道德与集体之共同体,它的成员以前称之为城邦,现在称之为国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产生了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人们由最初的利益结合体,逐渐形成了以文化信仰、价值观或共同利益组成的国家。
我国古代封建时期所迷信的“君权天授”,欧洲中世纪所说的“王权神授”,认为国家是由神或者天的意志建立的。但这不过是统治者为证明其权力合法性的说辞,改变不了国家由千万个家庭构成的事实。
中外有无数以暴力手段灭国或殖民的历史事件,比如波兰曾被多次灭国,很多国家被殖民后又独立建国,前苏联解体后,形成十几个主权国家。理论上来说曾经的那些国家都没有了,但千万个以血脉为纽带相连的家庭,仍生生不息,然后又建立起一个有共同信仰、价值观或共同利益的国家。
由此可见,家庭才是最原始的社会单位,家才是构成一个国的主体基础。
人类对一个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来源于共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或共同的利益。
人类保家卫国,其实就是在捍卫共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或共同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