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行社推出跨业态融合产品广受欢迎

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惬意自驾,在非遗研学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熏陶,在醇香美酒中醉游贵州……贵州旅行社行业立足贵州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推出一批跨业态融合产品,取得喜人成绩。

2023年12月发布的第六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中,贵州天悦旅游集团入围“旅行社品牌20强”,贵州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贵州黔图旅游有限公司、贵州民间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均有案例上榜,黔南州旅行社协会入选“优秀地方行业协会”。

作为全世界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贵州境内重峦叠峰,水系纵横,拥有峰林、峡谷、天坑、溶洞等多种地质奇观,具有发展自驾游的天然景观优势。此外,贵州2015年就已实现县县通高速,目前建有21万公里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784公里,桥梁超过2.8万座。交通的极大便利,使得自驾游爱好者们可自由穿行在山地公园省,领略多彩贵州美景。

沪昆高速公路安顺至兴义段上,“利星行奔驰寻找最美公路自驾体验团”的自驾游爱好者们通过对讲机和队友交流一路所见的黔山秀水。此次自驾团共有来自北京、广州等地的100多位车主参加,这也是该自驾活动首次走进贵州,项目入选2023第六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中“自驾旅行精品案例”。

自驾游车队航拍图。贵州民间假日旅行社供图

贵州民间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莎莎向记者介绍,去年自驾游团接待游客约7000人次。行程中会在传统的景区观光中加入新的体验项目。如在黄果树景区游玩后加入了非遗蜡染体验。

“2024年我们正在筹划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项目”,陈莎莎说:“目前成立了新部门,专门策划一些较小众但潜力大的非常规旅行社产品,如户外徒步、探洞、溯溪等。”

研学是行走在山水之间,沉浸在文化中的动态教育活动。贵州依托丰富的世界自然遗产、独特民俗文化和瑰丽山水开发出一批“学游结合、寓教于乐,特色鲜明”研学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到贵州开启非遗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农耕文化体验、户外生存活动、生态科普等多元化研学之旅。

贵青研学去年打造的“贵州青旅助力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新案例”入选了第六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创新服务企业案例”。据贵青研学总经理刘琴介绍,此案例主要是和荔波县三个研学基地(荔波县瑶山古寨、荔波县水浦红色美丽村庄,荔波县水葩水族村)达成了研学基地合作建设,包括对基地进行课程化建设,基地管理模式搭建,基地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孵化等。

瑶山古寨是中国陀螺之乡,小朋友们学习陀螺技艺。图片来源:荔波宣传公众号

“通过参加研学活动,我学习了如何编织小船,看到了美丽的瑶山,也知道了瑶山古寨古老的文化,我非常喜欢瑶族文化。”来自荔波县第三小学的学生莫玲玲参加研学活动后表示。

研学团成员学习瑶族竹编非遗技艺。图片来源:荔波宣传公众号

据刘琴介绍,去年该项目已为荔波研学基地带来省内外游客8千多人,在研学旅行市场树立良好的口碑,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将把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中国天眼景区、瑶山古寨研学基地等研学基地串联起来,形成覆盖桥梁建设、天文科学、非遗文化等多元研学线路,让孩子们一次研学,收获满满。1月底海南将有100多人的研学团来到贵州。”

去年,贵州黔图旅游有限公司的“酒旅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入选“创新服务企业案例”。贵州黔图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富告诉记者,通过结合贵州人气经典景区与贵州特有的酱酒文化,打造出“酒+旅游”的精品旅游线路,2023年累计收客3000余人,实现年营收1400万元,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酱酒文化魅力。

王群富表示,今年将继续保持与酒企、景区多方合作,在现有的旅游模式下,合理植入酱酒文化的酿造历史,研制“酒+旅游”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传统的酱酒工艺,感受酱酒文化,持续推动“酒+旅游”的个性化、标准化、实体化运作,书写“酒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