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是怎样做火剩女话题营销的?
4月6日,SK-II发布了“剩女”话题的采访视频《她最后去了相亲角》,真实地反映了单身女生和她们父母对这个敏感话题的观点。
从四月上旬至今,该话题传播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效果怎样呢?SK-II的剩女话题营销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Kantar Media的第三方数据显示,本轮营销的KPI如下:
1. 被超过447个微信公众号引用,产生阅读数350万+。2. 在社交媒体上获得良好互动,公众号获赞3万+;新浪微博互动次数20万+;互动评论中,有超过85%的正面评价。3. 在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上,累积播放次数500万+。
不仅有上面主广告,他们还发布了花絮。
SK-II本轮营销的成功,有三个主要的因素:
1人群基础
一个话题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一个要点就是这个话题必须有足够的受众。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剩女的比例连年增长,在2010年达到14654420人。有媒体称现在我国剩女人数超过2000万。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更是一个正在不断增长的群体。
这只是剩女人数,难道只有剩女自己关心剩女话题吗?
不是的。还有剩男,还有剩女的父母,还有那些即将剩下的女性。也就是说,剩女话题不仅有足够多的受众,还有足够多的讨论人群,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民话题。
2真实性
广告并没有采用名人说教的形式,而是邀请大龄未婚女士和其父母进行视频采访,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视频都具有很强真实性。
真实是话题传播的基础。
主体广告与花絮视频的互相配合,更凸显了真实性。
3价值共鸣
如果说前两点是基础的话,最后一点就是关键。
价值的共鸣,是KOL传播和社会化营销的核心。人们并不是想通过视频受到某种价值观的教育,而是期待得到认可、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契合的观点。
剩女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共性?
这些问题,在《中国剩女调查》一书中都有详尽的数据和案例分析。
可以看出,剩女们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是“独立、受尊敬”,紧接着是“成熟智慧”和“渴望幸福”。
而SK-II在视频中,集中宣扬的就是“理解、尊敬”,这种价值共鸣,正是剩女们最为期待的理解!
找到人群—理解他们—求同存异,这就是话题营销的三要素,也是SK-II本轮剩女话题营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