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在农村这样的婚姻很普遍,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女孩

凡事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对当时的“换亲”畸形婚姻记忆犹新,现在想起当时的每个村都会有很多家是换来的婚姻,尽管已经进入到了新社会,这种婚姻是应该杜绝的,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现实,在农村还是有很多的依靠“换亲”来维持一个新生的家庭。

当时的“换亲”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就是两家互换,就是家中都有男孩和女孩,相互对换婚嫁结婚。第二个就是三家“推磨式”的换亲,就是三家都有年龄相仿的男孩和女孩,第一家的女孩嫁到第二家,第二家的女孩嫁到第三家,第三家的女孩嫁到第一家,最终三家完成圆满的婚姻。

缘何会出现如此的换亲婚姻,主要还是有以下的原因,首先就是当时在农村很多的家庭还相当地贫穷,尤其是家中子女多的家庭,孩子的婚姻就成了一个大的难题,还有就是当时有疾病造成残疾的也比较多,尤其是当时的小儿麻痹症非常的普遍。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当时社会背景所造成的,主要是六七十年代农村定富农的比较多,一旦成为了富农,家中的男孩就会娶不上媳妇,有时候就连女孩也很难出嫁,这样就出现了很多的大龄剩女剩男,他们的婚姻最值得关注。

那么根据以上的情况,一旦换亲成功,他们的婚姻幸福吗,这是一个很难做出判断的结果,因为每一个家庭不同,凡事通过换亲的,每一个家庭多少都有一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很多都在男方体现最明显,所以受害最多的无疑就是女孩,毕竟女孩是每一个家庭外嫁的主体,往往很多的悲剧发生也多在女性身上。以下是这农村三个换亲的典型案例,通过他们的婚姻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份痛。

第一家是邻村的李家和尚家的换亲婚姻,李家的男孩当时28岁,因为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每天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走路,生活还能自理,人也很勤快,尽管如此在当时想娶到媳妇确实很不容易,只有依靠只有18岁的妹妹来换亲,而自己的妹妹必须要嫁给尚方家的24岁男子,虽然人还可以,但是因为家里弟兄多,非常贫穷,在当时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面对这样的婚姻,李家的妹子当然很不情愿,但是看到有残疾的哥哥,还是同意了这门婚姻。

因为是两家互换的婚姻,也没有起什么波澜,对于当时来说还说的过去,也被人们看成很美满的婚姻。直到现在虽然年龄都大了,甚至尚家的人已不全,但是各自的家庭都有了儿女和晚辈,还是比较幸福的。

第二家就没有第一家幸运了,这一家要和另外的两家进行推磨式的换亲,其中一家的男子患有痨病,已经疾病缠身多年,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赶紧利用自己的女儿换亲,给哥哥娶个媳妇,为的就是家中有后,可是妹妹嫁给的另外一个男人却是瘫痪在床,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男人,妹妹死活不同意,于是就出现了电影里父母的逼婚,甚至是以死相逼,妹妹无奈,同意了这门婚姻,并且三家同时在一天结婚,妹子也想到结婚后离婚,没想到如果她一人提出离婚,三家都要同时离婚,无奈妹妹和瘫痪在床的丈夫仅仅过了三年,丈夫便去世了,自己守着一个娃生活。

第三家就出现了悲剧细妹从小就活泼靓丽,是村里公认的美人坯子,家庭条件也相对好一些,唯一遗憾的就是家里曾经被定为富农,所以他的哥哥已经是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这样一来为了儿子能够结婚,就决定让小他10多岁的妹妹来换亲,这次妹妹面对家里的相逼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最后没有发生悲剧,自然换亲的三家也不欢而散,细妹的哥哥也光棍一辈子,而细妹后来结婚后也很少回娘家。

其实在当时因为“换亲”引发的悲剧很多,并不是个例,这也是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九十年代,这样的“换亲”渐渐地也就少了起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