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啄木:爱自己的歌

那个夜晚,我想写一封长信,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信。

石川啄木(1886 -1912),日本诗人、歌人、评论家。原名石川一,石川啄木是他的笔名,并以此名传世。著有《一握砂》《悲伤的玩具》等,被称为日本最伟大的短歌诗人。

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幼年时就被称为“神童”,然而此后一生却过得凄苦挫败。 到了中学时期,又是早恋,又是闹学潮,最后成绩下滑,并在数学考试中作弊被发现,从此退学。

而到此时,石川啄木短短的一生已经过去了大半。在此后石川啄木迅速成名,但这却丝毫没有改变石川啄木一生的坎坷。

或许是因为上天妒忌石川啄木的一身才华,少年成名,便将贫穷与疾病的光环降于其身。贫穷与疾病,也是其窘迫且短暂的人生中充满悲剧与颓废忧郁的原因。

石川啄木的短暂一生经历了太多,出生在一个普通且贫苦的家庭。少年时被迫辍学,后又多次去东京闯荡,想要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可由于儿时太过贫穷的缘故,导致其养成了一有钱便骄奢淫逸的性格,经过几次闯荡家中更是一贫如洗。

因为贫穷,儿子夭折,母亲患病离世、妻女患病,就连石川啄木也在贫穷中患上肺结核,年仅二十六岁便英年早逝。


石川啄木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石川啄木《石川啄木诗歌集》


《一握沙》


《一握砂》

玩耍着背起母亲,觉得太轻哭了起来,没有走上三步。

本书是石川啄木的代表作,收录石川啄木生前创作发表的《一握砂》和《可悲的玩具》两部短歌集以及《叫子和口哨》《可以吃的诗》等若干长诗和诗论。

石川啄木打破了日本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定例,创造了一种散文式的短歌新形式,不仅为日本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

原文摘录:

没有生命的砂,

多么悲哀啊!

用手一握,悉悉索索的从手指中间漏下。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

“为这点事就活着吗?”

住了,住了,不要在问答了!

把发热的脸颊

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

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

窗户玻璃,

因为尘土和雨水而昏暗了的窗户玻璃,

也有着它的悲哀。



《可悲的玩具》


诗集节选

《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

时年24岁的石川啄木正饱受慢性病和营养不良的折磨,加上他其一生不得志,所以短诗里总会流露出对生活的悲哀感受,这也是作者对自己感到悲哀的写照。

在《悲哀的玩具》出版两年后,石川啄木便因为肺结核病去世。

原文摘抄:

能够比谁都先听到秋声,

有这种特性的人,

也是可悲吧。

那个夜晚,

我想写一封长信,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信。

轻轻的叫了自己的名字,

落下泪来的那十四岁的春天,

没法再回去呀。

呼吸的时候,

胸中有一种声响,

比冬天的风还荒凉的声响。


《可以吃的诗》


《可以吃的诗》

《可以吃的诗》并不是一部描写美食的短歌诗词,而是石川啄木短歌集中的一首。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石川啄木大部分的短歌,另外,还特意加入了一篇译者周作人的文章《他的歌是生活之歌》,文章中详细说明了翻译石川啄木诗歌的始末。

而之所以叫《可以吃的诗》,石川啄木也早早就给出了解释:

是用和现实生活毫无间隔的心情歌唱出来的诗。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像我们日常吃的小菜一样,对于我们是必要的那种诗。

原文摘抄:

一个老师告诉我,

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华,

耽误了前程。

有没有,

用从高处跳下似的心情,

了此一生的办法呢?

有个女人在我房间里哭了,

有一天回忆起来,

以为是小说里的事。

这样的热泪,

在初恋的日子也曾有过,

以后就没有哭的日子了。


石川啄木画像

关于石川啄木的一生,我想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日本物哀美学。

石川啄木的一生宛若那樱花一般,短暂到转瞬即逝,眨眼间便随风飘落,只剩下那抹记忆让我们触景生情,由衷感慨石川啄木在诗歌领域的造诣之深,而这份造诣大多源于生活的贫苦与悲哀。

如果你对人生充满了失望,那不妨去读一读石川啄木的短诗。或许你会发现,一切的一切,并不算太糟糕。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