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淋雨后这样做最容易生病!梅雨季喝“祛湿汤”注意分体质
雷电、暴雨、大风、冰雹!上午刚刚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午后乌云密布暴雨来袭……今天,“上海暴雨”冲上热搜,刷屏朋友圈。医生提醒,淋雨后湿衣服、湿鞋子不要一直捂着,这时候穿着湿衣服吹空调更容易生病。如果淋雨后出现感冒早期症状,要及时休息,及早就医。
夏天的暴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稍不留神还可能会因为淋雨感冒进了医院。
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林筠介绍说:
梅雨季里,‘热伤风’的病人通常比较多,很多都是因为忽冷忽热受凉导致的。尤其是很多上班族淋雨后无法及时更换衣物,到了公司一吹冷空调,局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外加空气中细菌、病毒增多,就容易出现‘热伤风’感冒。”
据了解,“热伤风”常见症状是头晕、头胀、全身酸软、喉咙痛、咳黄浓痰等,且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容易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并发症。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感冒生病呢?朱林筠表示,要想避免感冒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衣服、鞋子湿掉,或者是湿掉后立即冲个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最不可取的就是淋雨后,湿衣服、湿鞋子一直捂着。此外,很多上班地点都开着制冷的空调,如果穿着湿掉的衣服、鞋子吹空调或者吹风扇,则更容易生病。
医生提醒,如果不小心淋了雨,而且已经出现了感冒的早期症状,例如头晕头胀、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则要及时休息,多喝温开水,注意开窗通风,及早就医,以免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此外目前还处于梅雨季,“湿气重”应该怎么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咸川介绍说:
如果相比平时,梅雨季里出现明显的身体疲乏、头痛头重、口苦口腻、食欲不振、大便干结或溏薄等症状,就很可能是体内湿邪过重了。出现这些症状后,可以前往医院检查一下,先确认是否因其他疾病导致,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是因为湿气过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祛祛湿。”
梅雨季里,很多人也会自己煮些祛湿汤。需要注意的是,祛湿首先要了解自身是湿热还是寒湿。
湿热体质可以用荷叶、莲子莲心、薄荷等熬汤或者代茶饮,这些都有清新化湿之功效,还可以喝些红豆薏米粥,但注意煮的时候不要放过多的糖。寒湿体质的人,可以适量用些生姜茶等祛湿。
如果自己在家调养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依旧没有改善,则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其他疾病,遵医嘱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