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必看:把尿,还会是你的选择吗?

如果您是一位准爸爸准妈妈,请一定看这篇文章;

如果您正纠结用哪种方式解决孩子的屎尿问题,必须看这篇文章!

把尿

因为工作原因,我很早就阅读了小巫的一系列育儿书,其中《给孩子自由》就反复强调要给孩子排泄的自由,反对把尿!所以我很早就开始做老公和外婆(1岁前是外公外婆帮忙带小七)的思想工作:

孩子尿道括约肌要到2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在这之前孩子是不能控制大小便的,把尿(便)是在强制孩子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从小就把尿的孩子,最开始效果很好,可是到了1岁多就会开始反抗,把尿的时候各种反抗,家长也烦孩子也累,这么痛苦的事情,我不想做;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第一年为口唇期(什么都往嘴里放),第二年为肛门期(开始大小便训练),嗯~有点高深,我解释不清楚,他们也用迷茫的眼神看着我……

那就来个比喻吧:如果把膀胱比作水杯,尿道括约肌则是水杯的盖子,起着开关的作用。水杯里的水装满了,顶着盖子了,盖子感受到了,于是自动打开,水倒出来。尿尿就是这么个原理。但是孩子的“盖子”没有长好,它感受不到水满了,也不能自动打开或关上,所以杯子里的水往外冒的时候“盖子”是没有感觉的,这也就是孩子为什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尿尿,以及怎么控制尿尿的原因了。控制大便的直肠也是一样。

所以,“盖子”长好 +存满的水的反复刺激,是孩子能控制尿尿的前提条件。但是把尿,让孩子的水杯每次都没存满水前就被迫“倒掉”,“盖子”就失去了体验水满的机会。而且,把尿时的“嘘嘘”声替代了孩子自己体验存满水的刺激,尿尿就成了对“嘘嘘”声的条件反射。*

现在小七16个月,奶奶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让她自己坐在便桶上尿尿,有时小七能尿一些,有时就不行。奶奶觉得只要能尿出来,就可以给小七做如厕训练了。但是我不赞同,因为他们的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七七,你要尿尿吗?”小七没反应……

“你看看,坐在上边可以很舒服的尿尿~”奶奶拿着小便桶各种诱导。

于是小七跨坐在便桶上,就像做假装游戏一样,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尿出来了,遇不上,那就纯属是玩。

奶奶也说:“我就让她试试,没让她现在就做”,可是家长的心态就是这样:一旦开始做了,就会有希望,孩子做了一,马上就希望孩子做二。就像给孩子吃辅食一样,孩子只要吃了一口,马上家长就把第二口送了过来(我这么做过,结果就是小七好长一段时间消化不良,到时会在吃饭这个主题和大家详细分享)

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给孩子做如厕训练呢?

“宝宝,你要尿尿吗?”宝宝摇头或说“不”

连着玩了几个小时,纸尿裤还是干的(说明“盖子”发育好了,能盖住了,尿就憋住了)

突然,玩耍中的宝宝停下来说:“我要尿尿”或拽着纸尿裤表明他要尿尿(说明“盖子”已经成熟到能够感受到水满了)

如果对话变成这样,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坐在小马桶上尿了~(便便也一样)

但要达到这个阶段,孩子一般都得两岁左右,男孩还要稍微晚一些(孩子有个体差异,看孩子)。

露屁股的开裆裤

和把尿连在一起的就是开裆裤。公园里经常能看到家长抱着穿开裆裤的孩子翘着屁股朝花坛尿尿(这不是小狗才会做的吗?),引得小七好奇观望,我马上把她带离,虽然我要满足她的性好奇,但这种方式可不是我的选择!

夏天时河边最凉爽的地方总是挤满了乘凉的人,我每次去都没地儿(那会儿小七只会爬,还得抱着),为了能给她创造个凉快的角落,我带了块大大的野餐垫,同时邀请其他没地方玩的小宝宝一起玩。

可是带了两次我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每次都有家长把光屁股的小朋友放在垫子上“我刚给他把完尿……”但不到一分钟,垫子上就“水漫金山”,其它孩子都只能“望洋兴叹”,但是小玩具会不听话地滚过“洪水区”,还在吃手的孩子抓起来就往嘴里放……这些家长,我想和你们交朋友,可每天我都得回去义务刷垫子,换做你,你愿意还一起玩耍吗……

再说了,冬天出门孩子脸上还得抹个郁美净,可是开裆裤里的的小鸡鸡(小妹妹)却暴露在积水、泥土、落叶、北京冬天的大风、公园里的滑梯上、所有人的视线范围内……不敢再想了……只能问候一下,大冬天光屁屁的小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看完这篇文章,如果您还是觉得“孩子嘛,把个尿也不会对他产生太大的影响,我们不也这么过来了吗?”好吧,那请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很多爸爸妈妈不像我那么幸运能自己亲手养育孩子,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在了长辈身上。长辈忙了一辈子,做子女的都希望他们在带孩子的同时能更多的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如果有比把尿更好的方法,您愿意尝试一下吗?

更多更全的关于母婴安全,健康;幼儿教育,亲子等方面的信息,请关注:母婴健康俱乐部,微信号:muying-club(长按复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