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男士”大鹏凭啥请到这么多明星来客串?
□专题策划 温金良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马婷
一个多月前,《煎饼侠》在上海电影节首映,哪怕当天就获得记者在朋友圈刷屏,哪怕大鹏凭着《煎饼侠》获得上海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新人男演员”,谁都没想到这部电影能取得这么好的票房(截至昨日累计票房已近7.8亿元)。
原因无他,大鹏作为新导演号召力有限、电影名字稍嫌有点LOW,演员众多但都是友情客串……种种因素都让人觉得能突破邓超的《分手大师》的5亿元票房已经了不得了。
但是,大鹏就是做到了,如果说《我是路人甲》是在虚幻电影世界建构一群平凡人的星梦,但《煎饼侠》戏里戏外都把这个梦实现了。10年前,大鹏还是一个北漂,每天赶地铁公交、在网站做个音乐频道实习编辑,后来,成为主持人和网剧演员,再到现在的亿元导演,这似乎就是活生生的“中国梦”。
拍《煎饼侠》初衷为赌气
大鹏不止一次说过,做导演是被动的。早在2012年,新丽传媒因为《屌丝男士》的大热而计划开拍一部电影版《屌丝男士》,由拍摄过《前任攻略》的80后导演田羽生的团队来执行。田羽生与大鹏在一起设想了很多故事,包括一个东北厨师去美国旅游,结果被认成“维多利亚秘密”的设计师,最后还误打误撞办了一场大秀。
但大鹏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他更了解《屌丝男士》,“他们写的很多故事,并不是《屌丝男士》。最后我就说,要不我自己来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由我来演我自己,然后我自己来当导演。”决定做电影导演时,《屌丝男士》已经拍了3年,大鹏自认已经积累足够的经验。
2013年12月31日,《屌丝男士》第三季拍摄末期,大鹏好友柳岩同时在《分手大师》剧组进行拍摄。大鹏想等柳岩档期兼和她一起跨年,“我给白眉(《分手大师》导演之一的俞白眉)打了一个电话,他说柳岩的戏是白天的,所以晚上应该可以到我的剧组。我就到《分手大师》剧组等她,剧组放晚饭的时候,我试探性地问白眉,柳岩的戏大概几点能拍完?白眉说,她大概7点可以收工。7点的时候我问白眉,他说是8点。8点的时候我没再好意思问,后来直到9点柳岩都还没有开工,更别说收工了……得知情况后,(《屌丝男士》)制片主任悠悠回了一句:‘人家拍的是电影,咱们拍的是网剧,当然电影比较重要,你凭什么跟人家要人’。”
这句话深深刺激了大鹏,从此大鹏明白了,网剧始终是网剧,没法和电影比。当天晚上,他对经纪人说:“我要拍电影”。他说很多决定做出来那一刻都不是认真的,这次也不是,这次是赌气。
怎么搞掂这么多大牌演员?
《煎饼侠》的成功除了故事接地气之外,最能吸引观众的元素之一就是大鹏请来了不少明星客串演出,试想一个网剧演员凭啥能网罗这么多的明星来客串呢?要说用钱砸人的话,就凭《煎饼侠》的那点投资肯定是做不来,就连大鹏自己都说过:“光点映就已经收回了成本。”可想而知,大鹏能请到人还是用钱以外的招数。
第一招:写信
目标:电影局领导、袁姗姗等
有效指数:★★★★★ 难度指数:★
说实话,大鹏的文笔不错,脱口秀的稿子都是他自己写的,在电影筹备期,他用这个特长给每一位想要邀约的演员写了信,这一招恐怕没几个导演用,而且是亲笔信,针对每个人写了不同的内容。他说:“我觉得这样会表达得更清楚一些。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反正见不到面,对方直接拒绝也不会显得特别尴尬。”
最勇的是,他还给电影局领导写了一封长信,他说:“那时候《煎饼侠》的立项报批还没有通过,所以我冒昧地做了这件其他导演也许不太会做的事情。”
信里声情并茂地诉说一个小人物的梦想,他先是自我介绍,“我叫大鹏,是一名正在筹备拍摄电影处女作的新人导演,今天给您写这封信,是想针对我的这部电影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支持。我是80后,成长在中朝边境小镇集安,小时候爸爸的单位会定期播放露天电影,我们这些小孩下午两三点就搬着小凳子去占座。可是等到电影放映,反而坐不住,兴奋地跑来跑去,屏幕上都是小脑袋。印象中那时候电影的内容都是支离破碎的,但是‘看电影’这件事情,却让我们无比欢乐。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到北京,那是2004年,到现在整整10年了。跑了不少龙套,但是乐在其中,因为终于开始慢慢了解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不交学费也能学习。”
(下转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