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公顷沙漠变绿洲,中国治沙技术引世界轰动,多国求合作

说起沙漠,小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光是沙漠就占了13%,面积高达130.8万平方公里,换算下来,足有1.3亿公顷之多。每年春季如约而至的沙尘暴,让无数小伙伴苦不堪言,也正因如此,让沙漠变绿洲成为了近些年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虽然库布其治沙模式的成功让我们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赞誉,但比起我国广阔的沙漠面积,库布其也只能算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治沙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为了加快沙漠治理的进程,我国科学家们一刻也没有闲着。

据悉,我国科学家易志坚教授就研发出了一种治沙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沙漠变绿洲的可能性,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但与此同时很多西方学者却站出来指责这是“伪科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沙漠的沙子锁水性极差,松散的沙粒间彼此没有束缚力,一吹就散,这也使得沙漠中的植被很难存活,而易志坚教授发明的新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纤维粘合剂,只要把这种粘合剂放进沙子里,再添加适量的水,沙子就可以变成拥有生态力学属性和“万向结合约束力”的土壤,而约束属性和孔隙结构则保证了“沙变土”之后还能具备储存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功能,同时滋养微生物。

易教授表示,这种纯天然粘合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沙子只需改造一次,就能和普通土壤一样使用,而且植物成活后还能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一来,沙漠变绿洲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易教授的方案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极大地轰动,同时也伴随着极大地争议,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沙漠治理的关键在于缺水,而不是土壤,所以只要浇上足够的水,植物就能长出来,跟加不加粘合剂没有关系,面对众多的质疑,易教授直接选择用实力说话。

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直接在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租下一整片沙漠进行试验,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已经有4000亩的沙漠在他们的改造之下变成了绿洲,可以说是实力打脸了西方学者的质疑,如今改造之后的土壤上共生长了70多种作物,并且长势十分旺盛。

看了中国新型治沙技术取得的成效,一些中东国家纷纷表达了想要寻求合作的意愿,但因此项技术目前还在实验阶段,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推广,不过按照这个节奏走下去,一些西方国家肯定都愿意和中国达成合作的意向,由此不得不佩服易教授和他的团队做出的贡献。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