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与胃溃疡,到底有啥不同?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范畴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时常令人混淆,但它们实则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发病部位上,二者有着一目了然的区别。十二指肠溃疡,病发于十二指肠黏膜;而胃溃疡,则是在胃黏膜处 “扎根”。

病因方面,虽说二者有一定相似性,却也存在关键区分。中医指出,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志失调,会打乱肝的疏泄节奏,让其横逆侵犯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为溃疡埋下祸根。同时,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辛辣食物,也会损伤脾胃,增加发病风险。不过,十二指肠溃疡的出现,更多是胃酸分泌过度,超出了十二指肠黏膜的承受范围;而胃溃疡往往是胃黏膜自身的保护机制受损,难以抵挡胃酸等的侵蚀,从而引发溃疡。

症状表现更是二者差异的 “显著标识”。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且疼痛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大多在空腹时发作,例如早餐前、午餐前,而一旦进食,胃酸被食物中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减轻,疼痛便随之缓解,患者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不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胃溃疡的疼痛规律为进食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持续一到两小时后才逐渐缓解,等到下次进食,又会重复这样的过程,这是因为进食刺激胃酸分泌,直接刺激到了溃疡部位,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清晰辨别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在身体出现异常时,更准确地判断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守护好消化系统健康。

#中医##脾胃##心情##十二指肠溃疡#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