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公平的分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个敏感期,每个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公平,孩子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在孩子3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有公平意识了,这个时候的公平是以物品的多少来划分的,这个时候他的个人意识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在一起分糖果,他会希望自己比较多,这个时候以分配结果为主,这个时候孩子比较自我,是以自我为中心。

到了5-6岁的时候,他的公平意识就会更加明显,他们也会从贡献方面来衡量获得奖励的多少,他希望每个人的奖励都是一样的,或者他的要比别人的多,除了实际的物品,也包括语言上的行为上的公平;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在意地从实际的获得多少会过渡到主动让出一些东西,也会主动去帮助关爱一些人,孩子从开始的在意自己获得的多少到后来可以主动分享,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对公平的思考。

《给我两个,给你一个》是一个关于分配蘑菇的小故事,三个蘑菇分给2个小动物,如何分配?在小动物分配的过程中,让孩子对公平进行思考。

著绘者约克·穆勒,德国图画书作家。喜欢创作动物,也是以可爱的动物形象被读者所熟知。

译者刘海颖,媒体从业者、德语童书译者。

简单的故事带来严肃的思考

《给我两个,给你一个》故事很简单,小熊捡到了三颗蘑菇,于是和朋友一起把这三颗蘑菇做成了美味的食物,食物做成了,到了分食物的时候,两个好朋友发生了矛盾,大熊觉得蘑菇是自己找到的而且自己个头大,应该吃两个,黄鼠狼觉得自己做的多而且自己个子小正在长身体所以要分得两个。因为分蘑菇,两个小伙伴争吵起来。这个时候一只手悄悄的伸了过来,第三只蘑菇被拿走了,吃了蘑菇的狐狸心满意足的走了,大熊和黄鼠狼又站在同一线一起吐槽偷东西的狐狸,重点是他们可以安静的享受美味的蘑菇了。

故事很简单,对于孩子来说简单的故事更容易理解,每个孩子都会不自觉的带入到角色里,也许是大熊,也许是黄鼠狼,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理由,通过小动物分蘑菇的故事让孩子思考什么是公平,如何找到平衡。

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分配的问题

如何分配在孩子的生活中时常发生。在孩子的日常社交中,学着如何分配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当分配不均时也会和书中的大熊黄鼠狼一样发生争吵。

《给我两个,给你一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思考为什么?在蘑菇分配的过程中孩子会思考为什么我可以拿的多。“为什么”其实是孩子一只思考的命题。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到自我的成形,孩子会越来越自我化,他会去主动分享,但是同时又觉得对方不能比我多,我才是主要的那个,这也是孩子自我形成的必经之路。这也是孩子物权意识的另一种表现。

在故事的最后,蘑菇被狡猾的狐狸吃掉了,反而让大熊和黄鼠狼停止了争吵,又变成了好朋友,新的问题又来了,黄鼠狼带来了三颗草莓,这一次他们又如何去分配呢?书中没有给出后面的情节,但出现了森林中其他小动物,开放性引导性的结局,让孩子自己站在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一个好办法。

大熊和黄鼠狼是孩子生活中的某一面,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学着思考如何分配,思考遇到社交问题是如何去解决。

干净的画面丰富的表情有趣味性

《给我两个,给你一个》画面细腻且干净,适当的留白让整体画面显得整洁,让孩子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主角身上。

随着故事的推进,画面也随之改变。一开始捡到蘑菇,一起烹制蘑菇,等待美味蘑菇的开心快乐,到后面两个小动物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矛盾的无表情,再到后面发生争吵的愤怒,双方的表情及动作发生了变化,场景是定格的,但大熊和黄鼠狼是动态的。这样的表现让故事充满了趣味性。

看完这本书我把它分享给我的朋友,一个二胎家庭的妈妈,看完故事,她告诉我书中那只狡猾的狐狸有时候是妈妈的角色,当家里的东西出现三个或者单数时,就需要狐狸的角色把第三只拿走,这样孩子们的战争就结束了。《给我两个,给你一个》让每个孩子都思考公平和分配的问题。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091230876972876300"></script>
举报

猜你喜欢

什么是公平?如何分配利益才能大家都满意?李永乐老师讲切蛋糕问题
23:05
什么是公平?如何分配利益才能大家都满意?李永乐老师讲切蛋糕问题
开庭法官必问14个问题及回答的万能话术,非常简单实用。  一、当法官让原告说一下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如诉求不变,可回答:同起诉状;如诉求变更,可回答: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为什么内容。  二、当法官让被告答辩。如原告未变更诉求,可回答:原告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依法驳回。如原告新增了其他诉讼请求、或者增加了金额,可回答:要求新的答辩期。  三、当对方证据系复印件、打印件等,可回答: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对方应提供证据原件。  四、当对方提交了你没有见过的证据。可回答:因真实性无法核实,暂不予质证,庭后提交书面意见。  五、当对方出具了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等。可回答:鉴定意见系对方单方委托鉴定,程序违法,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均不予认可。  六、当对方提供了与其有关系的证人证言。若证人出庭,可回答:对方和证人具有利害关系,相关证人证言证明效力弱,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若证人未出庭,可回答:因证人未到庭,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不予认可。  七、当对方证据真实,但如果不符合规则。可回答:该证据明显违背生活经验、一般常理、双方交易习惯,不应被采信。  八、当对方提交了相似裁判案例,可回答:该案例不是本案的证据,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  九、当对方的证据有利于自己。可回答:对方所举证据,反而能证明我方的观点。  十、当法官总结了争议焦点时,如没有问题,可回答:无异议,如有问题,可回答:第几点争议焦点应更改为什么内容或者争议焦点还应当加一条为什么内容。  十一、当争议或事实无明确证据、法律依据。可回答:法律未规定举证方,请求法院从公平角度,结合各方举证能力及证据取得难易程度,确定由对方负责举证义务。  十二、当自己的观点不太能把握,回答时:可以使用退一步来说;即使;假设等言语。  十三、在法庭辩论阶段,如无新的观点,可回答:同庭审意见,如有新意见,可进行补充。  十四、在最后陈述阶段,作为原告可回答:依法支持原告的诉求,或者依法判决,作为被告可回答: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求#律师教你打官司 #成都律师 #青羊区律师
02:43
开庭法官必问14个问题及回答的万能话术,非常简单实用。 一、当法官让原告说一下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如诉求不变,可回答:同起诉状;如诉求变更,可回答: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为什么内容。 二、当法官让被告答辩。如原告未变更诉求,可回答:原告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依法驳回。如原告新增了其他诉讼请求、或者增加了金额,可回答:要求新的答辩期。 三、当对方证据系复印件、打印件等,可回答: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对方应提供证据原件。 四、当对方提交了你没有见过的证据。可回答:因真实性无法核实,暂不予质证,庭后提交书面意见。 五、当对方出具了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等。可回答:鉴定意见系对方单方委托鉴定,程序违法,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均不予认可。 六、当对方提供了与其有关系的证人证言。若证人出庭,可回答:对方和证人具有利害关系,相关证人证言证明效力弱,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若证人未出庭,可回答:因证人未到庭,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不予认可。 七、当对方证据真实,但如果不符合规则。可回答:该证据明显违背生活经验、一般常理、双方交易习惯,不应被采信。 八、当对方提交了相似裁判案例,可回答:该案例不是本案的证据,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 九、当对方的证据有利于自己。可回答:对方所举证据,反而能证明我方的观点。 十、当法官总结了争议焦点时,如没有问题,可回答:无异议,如有问题,可回答:第几点争议焦点应更改为什么内容或者争议焦点还应当加一条为什么内容。 十一、当争议或事实无明确证据、法律依据。可回答:法律未规定举证方,请求法院从公平角度,结合各方举证能力及证据取得难易程度,确定由对方负责举证义务。 十二、当自己的观点不太能把握,回答时:可以使用退一步来说;即使;假设等言语。 十三、在法庭辩论阶段,如无新的观点,可回答:同庭审意见,如有新意见,可进行补充。 十四、在最后陈述阶段,作为原告可回答:依法支持原告的诉求,或者依法判决,作为被告可回答: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求#律师教你打官司 #成都律师 #青羊区律师
三人如何公平分蛋糕?博弈论中的公平分割博弈
08:28
三人如何公平分蛋糕?博弈论中的公平分割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