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一根铁链子战机就能安全着落?其实背后还有一整套等着它呢!
在航母上降落,比不上在陆地上降落,首先航母虽然庞大但在大海里依然是不断晃动,并且不稳定,战机降落难度随着增加。其次,航母面积可是有限的,跑道更是没有陆地上那么长。如何在有限距离,使高速飞行的战机停下来,仅靠战机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而如何让战机如何安全平稳的着落也成为一大难题。那么,究竟如何能让战机在如此短的距离停下来的呢?只有依靠拦阻系统。
这里提到的是阻拦系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根阻拦索。根据阻拦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重力式阻拦系统、摩擦刹车式阻拦系统、液力式阻拦系统、液压缓冲式阻拦系统、电磁式阻拦系统等多种阻拦方式,其中现金最为常用的就是液压缓冲式阻拦系统。该系统主要构成为阻拦索、定滑轮、动滑轮组、缓冲气罐、压缩气缸、缓冲汽缸、空气压缩罐、控制阀、导轨、拦阻网等部件组成。
当战机降落时,舰载机尾钩与阻拦索接触后牵动阻拦索,并将动滑轮索从锥形鼓轮中牵出,从而也推动旋转轴高速旋转,而此时,感应电机对旋转轴施加一个加速扭矩,该扭矩力可以使载机与阻拦索平稳的接触,而并不是强硬接触,保证了平稳的过渡。在完成与阻拦索的平稳接触后,接下来就该进入了舰载机的动能吸收阶段。这一过程,一共需要3个部件完成吸能工作,分别是感应电机、水力涡轮和摩擦制动器。其中这里面最主要的是水力涡轮,该部件可以吸收一半以上的舰载机动能,而另两部分则充分保证了其余动能的吸收,其实这两部分在现实中只需一个正常工作即可,另一个作为备用。摩擦制动器作为备用的吸能部件,在感应电机或水力涡轮失效时使用,确保整个阻拦系统的可靠性。
然而这还并不是该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阻拦网,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一环节才会被使用。一般情况是战机尾钩放不下来,或者说钢丝绳断绳且战机急需降落等情况。拦阻网拥有极强的抗拉性,并且有一定的柔韧,不过一旦使用,战机会损坏,人员也可能会出现受伤,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安全的。要知道最后最后一道阻拦防线一旦使用拦阻网就会拉响警报,所以航母工作人员都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挂好拦阻网。
在未来的发展中,阻拦系统将会朝着可靠性,安全性,简化性发展,进一步提高阻拦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