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首次会面需要送礼吗?送什么好?女方家长的看法是这样的
青年男女谈恋爱,谈到一定程度,基本确定关系。一般到了“男孩一心一意要娶,女孩心甘情愿许嫁”的程度,男女双方的父母需要出场见面了。
为什么要见面?
当然是为了证实和确立两个孩子的关系,然后协商如何操办他们的婚礼,希望能让两个孩子风风光光地举办婚礼,也希望他们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这样,双方父母通过面对面地谈,互相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和要求,协商婚礼举办的场地和方式,了解双方各自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和宾客情况,以便于把婚礼举办得圆满成功。
亲家之间首次见面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仪式,因此,也马虎不得,不能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参加,免得引起对方的误会,影响了儿女的婚事。
那么,第一次见面需要互相赠送礼物吗?
这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如果双方是在大街上或者是某个社交场合不期而遇,那就不需要互赠礼物。
如果是双方约定见面,那就得考虑赠送礼物。当然,情况各异,也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大家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要赠送礼物?

《诗经》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jū,佩玉名)。匪(fēi,非)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yáo,美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浅黑色美石)。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由此可见,投和报,即赠送礼物和回赠礼物的初心都是为了“永以为好”。
为了儿女和两家的永远好合,而互相赠送礼物。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初心。
俗话说得好:
“礼多人不怪。”
所以,无论初次见面还是以后再见面,送礼肯定比不送礼要好。
既然如此,这个问题是不是没有意义了?
当然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送礼。毕竟,亲家之间送礼不能马马虎虎,那么就牵扯到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因此,亲家见面,我们也需要考虑“精兵简政”,尽量简化程序,以减轻负担。孩子谈婚论嫁,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得考虑一个既经济实惠,又不失礼节和风度的见面方式和送礼的方法。
我们既不能被旧的风俗习惯所牵制,重视繁文缛节和比拼彩礼的多少,搞得大家精疲力尽;也不能斤斤计较,搞得太过寒酸,让大家都感觉掉价和太没面子。这就需要注意遵守“中庸之道”了。
即:郑重其事和适可而止的原则。
笔者认为可以一分为二对待:
第一、如果双方身处异地距离遥远,约定在一方所处的城市见面(一般来说是男方家长主动去见女方家长,类似于于求婚或者是订婚。),那么,礼物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见面礼是必须的,是一个基本的礼仪和程序。

这个见面,有的是送彩礼前的单独算一次;也有的是跟送彩礼合二为一,这个可以双方自己约定。
比如,有的地处两省,万里迢迢,见一面着实不易,代价太大,就没有必要在送彩礼之前多见那么一次。
相距甚远的双方,初次见面又顺便送了彩礼,可以节约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收到两全其美之功效。
一次见面商谈,如有遗漏之处,再电话联系,有什么不可?有的女方,要求男方父母在举办婚礼前必须去见面两次,是强人所难。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幸福,就没有必须折腾对方,一切都应该采取“便利”的原则。
女方父母不可过多过苛要求男方父母,否则给人家留下了故意刁难的第一印象,不利于孩子们以后的婚姻生活。

至于送什么礼物,我们既尊重公序良俗又要因人而异。
彩礼,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财力。其它礼品,可根据对方的爱好投其所好最好;不了解对方爱好的,可以送烟酒糖茶,再加上一些本地的土地产即可。
礼物的多少,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尽量追求品牌而不要送杂牌,千万不要“以次充好”,更不可“以贱充贵”。
总之,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左宗棠有云: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
亲家初次见面,可本着“待人宁过于厚”的原则送礼,以表达内心的诚意。
第二、有一种情况可以不送礼。
如果双方父母都是本地的,相约初次见面,又不是送日子(送彩礼),纯属于互相认识加深解的,可以不送礼。
双方一般约定在某家酒店,吃个饭认识一下,见见面,沟通一下情感,那么就可以不送礼。

我跟亲家第一次见面,互相都没有赠送礼物。亲家约我和爱人在一家小型酒店见面,互相认识了,聊聊家常,表达了认可对方的态度,在随意祥和的气氛中相谈甚欢。我们也都十分满意对方,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这就属于定亲前的见面。这个方式适合双方都是本地的,随时可以再见面,纯是为了促进感情、加深了解的。送彩礼的程序,以后再定。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送礼,都不需要费心思去准备;都不谋而合,讲究随缘而定,心无增减,也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见面方式。
《礼记》有云:
“礼至则不争。”
很多时候,送礼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和程序,也是一份心意的表达。所以,送礼者本着“心诚则灵”的态度,送出自己的心意;接受者本着“理解万岁”的态度,不可吹毛求疵,故意挑剔对方礼物价值的贵贱和数量的多少……
《诗经》云: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意思就是:
妙龄女子出嫁了,就会使家庭和睦、家庭美满,夫妻幸福。
- 这就是最后我要对广大女孩家长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