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博士寻找人生意义的逻辑是什么呢?

解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意义》第4篇:


为什么弗兰克尔能看到
他人生命的意义所在?


在笔者的专题文章《弗兰克尔博士是怎样帮他人找到意义?》中,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东欧神学家摆脱困境的时候,就是将“死后上天堂”的概念重新定义了一下。

东欧神学家认为必须死后要有儿子诵读经文,灵魂才能得到安息。
弗兰克尔博士重新定义,他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做符合上天堂的事,履行对上帝的承诺,也一样可以上天堂。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神学家读了一辈子的圣经,怎么就不能看到弗兰克尔博士的所看到的呢?

因为东欧神学家读圣经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普通的人,只能走圣经指引给普通人的路,但弗兰克尔博士告诉他,受难是积功德,路可能艰难一些,但一样可以到天堂见到他的烈士儿子们。

来自原著《活出生命的意义》:
由于"探求意义的意愿"是人的主要动机,因此,倘若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内在的欲求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人的心理障碍。启发患者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是言语疗法的核心

在笔者的专题文章《弗兰克尔博士为什么说意义比逻辑更深刻?》,推理出弗兰克尔博士为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是打破他人的认识局限,让他人自己的逻辑判断找到意义。

但是引导他人获得新知识,打破认知的过程,却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通过一个逻辑推理,才能看到他人认识的局限,赋予他人的人生意义。

来自原著《活出生命的意义》:
实际上,这个主题像一条红线贯穿了我几乎所有的著述:在特别关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前提下,界定心理治疗和哲学之间的界限……
弗兰克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本质是“负责”,所以意义治疗中应让病人自己承担起判断的责任,医生的价值观念不能塞给病人。

这个逻辑推理的核心,来源于价值问题。

因此,如果我们来定义一下“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概念,就能看出来,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他人寻找生命意义的思维逻辑。

价值观:来自字典,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观念。它是一种价值选择和判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好坏、美丑、重要性等方面的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来自原著《活出生命的意义》:
他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理解生存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自己生存的秘密。他把这种动机称作 "探求意义的意愿"。动物知道寻找快乐与征服,却不懂生存的意义; 人的本性在于探求意义

“生存的目的与意义”:
如果我们理解成“生存生存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的主要动机就剥离出两个含义。

生存:为了维持生存,我们必须获得物质利益,物质的保障,是生存下来的基础,这跟动物寻找快乐与征服是一样的,只追求物质利益。

生存的目的与意义:这是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人类生存除了物质利益,自我意识需要精神利益的支撑。

因此,从探求意义的意愿上来说,人类生存的意义需要靠获得精神利益来实现。

意愿:来自字典,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决心和意向。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选择,代表了一个人自愿去做某事追求某种目标的决心和努力。意愿通常与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密切相关,是个体行为重要驱动力。

个体的“意愿”,就对个体有利的选择与判断,即价值判断。

价值对人来说,体现为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从逻辑上来说,价值判断,就是进行对自己是否有利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选择判断,即,做利已的价值选择。

我们陷入困境,实际上就是陷入了价值判断的困境,看不到价值,或者看到价值,但价值存在不确定,便让我们犹豫不决。

来自原著《追寻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谈论如何给予集中营的人以勇气时,我们说,必须向他展示一些他在未来将盼望得到的东西。人们必须提醒他,生活在等着他人们等着他归来



弗兰克尔博士用价值判断,看到了病人的利己愿望所在,于是根据病人的利己愿望,在当下现实找到病人利己愿望支撑,指给病人看,让病人自己发现实现利己愿望的意义所在。


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他人
寻找意义的逻辑


到此,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他人寻找意义逻辑链,就呈现了出来:

看到,他人未来利己价值所在→将他人未来利己价值照进当下现实→让他人做有利别人的事=为别人承担责任,成为别人需要的人→产出他人未来利己价值的实现=他人摆脱痛苦或他人获得成功


结合笔者在《弗兰克尔博士是怎样帮他人找到生命意义?》专题文章中,推理出的“意义”公式,
事物的普遍“共识”理解和评价+明确事物“对个人”的价值和作用+让“个人”认识和利用事物=生活的意义


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他人寻找意义的逻辑在公式中的关系就是:
◆事物的普遍“共识”理解和评价=人们的普世价值观

◆明确事物“对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利己的愿望照进当下现实
◆“个人”认识和利用事物=做利他的事实现利己的愿望

来自原著《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必须是有责任的,并必须实现其生命的潜在意义,生命的真正意义应当发现于世界之中,而不是在人的内心,也不是在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系统那样的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笔者推理出来的逻辑链,只有做利他的事,才能产生利已价值的实现,也符合弗兰克尔博士生命的真正意义不是来自人的内心,也不是来自自己的精神世界,那就是来自人的外部,而做利他的事
他人的回馈=利己价值的实现,就是来自外部的意义

因此,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东欧神学家和全科医生寻找活着的意义的时候,笔者注意到,弗兰克尔博士均没有说,能够怎样帮助他们,或者应该告诉他们什么,而只是提出了问题

笔者也特别关注到了“提问”两个字,弗兰克尔博士所提的问题,就是来源于东欧神学家和全科医生的外部证明东欧神学家和全科医生“存在”的,即东欧神学家的儿子们的需要,全科医生的妻子的需要,找到了他们被需要的价值。


人类灯塔的大师们逻辑都是相通的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逻辑链很熟悉啊,笔者在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时候,推理为什么我们要“积极主动”,找到的驱动力逻辑链也是这个逻辑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作者阅读《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和《习惯一积极主动,被需要价值在哪里?》。

在两篇文章里,笔者对“利已和自私”进行了区分和详解,“利己”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人的原始驱动力都来源于“利已”这两个字,而且史蒂芬·柯维大师的“积极主动”理念,就是来源于弗兰克尔博士的“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有选择的自由”,认为“责任”是“积极主动”的驱动力,详解《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有选择自由》

不管是史蒂芬·柯维大师,还是弗兰克尔博士,在践行这些方法的时候,都使用大家要克服困难、自律、勇气与担当,这些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正能量词语,但在实践的案例中,却是引导他人将未来的利己价值,跟现实的痛苦或行为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意义后,让东欧神学家和全科医生的行动,表现出了克服困难、自律、勇气与担当。

这与弗兰克尔博士说的“成功是行动的副产品”,以及史蒂芬·柯维大师说的“积极主动”,笔者认为是做利他的事产生出来的一样,克服困难、自律、勇气与担当也是行动过程呈现,并不是一种驱动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笔者相信,大师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因为,如果他们告诉大家,利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做利他的事才能实现,是更容易让人懂,

为什么不说出这个逻辑呢?
笔者想,社会是不能这样宣传的:
做利他的事,是为了实现利己的目标,

这个原因在于,大家更容易关注到,是为了自己利益才去做利他的事,这不是一种正能量的激励。

比如“奉献”,如果按笔者解读出的这个逻辑,就成为了,最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才去做利他的事,
那还能叫“无私付出”吗?
还能“无私奉献”吗?
还能是“慷慨、英勇,真诚、伟大、高尚”吗?
还能起到激励大家积极向上吗?

不能了啊

大家也都看到,笔者一直在写“来自字典”、“来自原著” 这几个字,就是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是这些概念中,呈现出了这样的逻辑。

如果我们不用这个逻辑,就很难理解史蒂芬·柯维大师和弗兰克尔博士的作品,笔者在此,也感谢大家的包容与理解。

而且,我们用这个逻辑,才有可能真正学会大师们想让我们觉悟的方法,笔者也正是受到这个“意义” 的鼓励,才坚持运用逻辑把大师们的思维路径呈现出来。

来自《活出生命的意义》原著:
正如大家看到的,我总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伤害和责难,这大概要归功于我自身的一种生活态度。
我一直这样告诉别人,同时自己也这么做:
当你遭受到什么磨难,屈下双膝(当然是在脑海中)并祷告上苍,在以后的岁月中不会再遇到比这更糟糕的事情。
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在心中,不仅要对自己所珍视的价值进行排序,还要建立一个对我们所摒弃的无价值等级秩序
在泰雷津集中营厕所的墙上,我曾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无视一切, 并为每一件狗屁事儿喝彩。”
是的,我们要看到积极的一面,至少那些想要艺术地生活的人需要如此。


接受现实,展望未来,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生活态度,“价值进行排序”,不就是进行利己利他的选择排序吗?

看到利己价值是通过利他实现的,就能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用这个逻辑,就能有步骤寻找到产生“意义”的路径。

大师们都呈现的是结果,告诉我们的方法都是如何使用,如何去实践,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判断的逻辑。

在思维上,就把我们拦在了方法论的门外,因为那些方法,不能让我们看到利益所在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驱动力去实践。

弗兰克尔博士帮助他人找到生活的意义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笔者也是在定义概念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他想表达的内容,弗兰克尔博士也不可能在书中,就每个词语都定义概念,能读懂他写的书,就必须是,在概念上,首先要跟弗兰克尔博士“达成共识”。

那么我们现在推理出了,弗兰克尔博士寻找人生意义的逻辑,根据这个逻辑,我们能找到生命中,我们在未来盼望得到的东西吗?

请关注作者,继续阅读第5篇:我们怎么找到生命中,未来盼望得到的东西?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公号@这是一面镜子
独家原创,本文内容已自查合法合规,作者观点纯属一己之见,仅供参考,欢迎转发点赞,关注作者,谢谢。
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