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常常突然惊跳,是被吓到了么?别担心,妈妈一个动作就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前几天,一位刚刚当上宝妈的朋友向我请教一个问题:她的宝宝经常在熟睡时突然双手双脚向上抬,有时还会瞪大双眼,让她非常困惑。她担心是白天受到了什么惊吓,导致夜晚做噩梦。尽管朋友知道这不太可能,但她又不知如何向自己的婆婆解释,于是倍感为难。

其实,在宝宝三个月之前,这种反应是相当正常的,称为“莫罗反应”或“惊跳反应”。这源于人类早期进化,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如果宝宝感知到周围环境可能存在危险,他们会迅速伸出四肢,试图保护自己。

这种现象在宝宝出生后期尤为明显,因为此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神经元在传递信息时并不那么准确,尚未能将外部刺激准确地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而是广泛地传递给宝宝四肢的肌肉神经。因此,宝宝会在大脑有所反应之前出现四肢抽搐或全身抖动的情况。

随着月龄的增长,通常在3至5个月时,宝宝的神经系统会逐渐成熟,他们也对周围环境更为熟悉和安全感更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会逐渐减弱,因此这种惊跳反应会逐渐减少。

如果宝妈希望减少宝宝的惊跳反应,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母乳喂养与惊跳反应存在一定的关联。母乳中独特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脂质髓鞘质的形成,这对于神经元的准确传递至大脑十分重要。如果妈妈的奶水不足,可以多与宝宝亲密接触,让他多吮吸,以促进乳汁分泌。
当宝妈在旁观察到宝宝出现惊跳时,可以轻轻抓住宝宝的小手或其他部位,进行轻柔的按压或抚摸,传递您的关爱与支持,让宝宝感受到安心,从而迅速平复惊吓的情绪。
总的来说,宝宝的惊跳反应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致,并无需过分担忧。宝妈们可以通过温柔的关爱和接触,为宝宝提供安全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同时,母乳喂养也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