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不拜三清玉帝,如来也不放在眼里,他究竟是什么身份?
镇元子不拜三清玉帝,只拜天地,连如来也不怕,他究竟什么身份呢?又为何会与孙悟空结拜呢?
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所处的万寿山,看到这里云蒸霞蔚、紫气缭绕,猜想此地必然有仙人居住,随后便看到路边石碑上所刻碑文,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印证了心中所想,众人来到观门前,门前所贴的一副春联引起了悟空的嘲笑,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真是癞蛤蟆打哈欠。
众人在小童的指引下进入大殿,只见殿中供奉着天地二字,五庄观是一处道观,本应该供奉三清与玉帝,可是如今却只供奉天地,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三清和镇元子一个辈分,在西游、封神等神话体系中,三清在道教的地位,仅次于鸿钧老祖,镇元子什么档次,敢跟三清相提并论?

孙悟空起初是不信的,但后面发生的一些列的事,让孙悟空知晓了镇元子的厉害,首先是战力,三兄弟合战镇元子,居然没有打过,其次是镇元子被元始天尊亲自邀请,出席混元道果的讲座,最后就是孙悟空想逃跑的时候,镇元子说了一句话,话的意思大概是:,你不把我的果树医活,如来都保不住你。
能够说出这句话,足见镇元子身份地位之高,而他身份的秘密,就在“地仙之祖”四个字。
西游中称号带“祖”字的,几乎都是一方巨擘,“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派祖师、开创人的意思,所以古代开国皇帝都是“太祖”,西游中能称之为祖的,则是猴子的传艺师父菩提老祖,西方如来佛祖,道祖太上老君,还有我游彦祖,美男界的鼻祖。

古人写小说都是字字斟酌,镇元子能够称之为地仙之祖,已见他一方巨擘的身份,可以说是所有地仙的祖师,这个地仙,不只是境界,而是指在人间的仙人,其实从西游、封神的体系来看,最早是没有天庭的,大部分修行者,都在人间的洞天福地。
后来鸿钧老祖开创了天庭,设置了神仙的最高统治者——玉帝,又安排了三清作为天庭的“太上长老”,然后又是封神之战,将三教大部分神仙,都封在了封神榜中,于是有了天庭一众神仙。
而剩下没有进封神榜的修行者,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法力太过低微的人,玉帝实在瞧不上,一种是惹不起的人,封神榜也局限不了他们,而镇元子,是他们的祖师,所以说,镇元子是天庭、灵山之外的另一方势力,只是他们是不受拘束,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罢了。
并且镇元子在混沌初开之时便已经存在,于他而言,三清是他的朋友,而仅次于三清的四帝是他的故人,这四帝中便有玉皇大帝,所以他的观中才不供奉他们,也正因如此,孙悟空只能连夜跑路,观音来了,也只能救活人参果树再说。

如来要是不占理的话,镇元子还真不怕他,当然了,镇元子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拿孙悟空怎么样,因为佛道之争的取经棋局,镇元子也是执棋之人,镇元子实力堪比三清,为何算不到人参果树被毁?
其实这本来就是唐僧师徒的一劫,一切都在如来的计划之中,镇元子也同样为这次劫难推波助澜,他受托于佛道两教,特意在孙悟空来的时候离开。
镇元子在唐僧还是金蝉子时便见过他,那时自己在盂兰盆会上受过他递茶之恩,所以当镇元子算出唐僧师徒要来五庄观时,于是便吩咐小童拿出人参果来招待他,只留下两名不靠谱的童子在家,促进了这场劫难的加快演化。
悟空最受不得别人诬陷,那两小童也是脾气暴躁,进而果树被毁,悟空等人连夜逃跑,一切劫难应运而生,镇元子不怕悟空去找如来,这本就是如来安排的一劫,自己帮忙打打配合,没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

虽然这也符合悟空的性格,毕竟五百年前他大闹天宫,又将蟠桃园里的蟠桃霍霍干净,还偷吃了太上老君的许多仙丹,他的身上可谓是“劣迹斑斑”,这猴子即使已经受到佛家点化,到底是秉性顽劣意气用事,就是千防万防也是防不住的。
但是镇元子到底是祖师爷,怎会跟小辈悟空一般计较,他同样也喜欢悟空敢作敢当的性格,也知道孙悟空的潜力,后来悟空找来救兵,救活人参果树,镇元子也不计前嫌与悟空结为兄弟,可见其心胸慷慨,而镇元子也因为这次劫难与佛家结下善缘,镇元子又有什么理由害怕如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