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能人有一特殊技能:走几步路就知道谁忠谁奸,竟然字字应验

说起李鸿章其人,近代史上这个人的大名也算是“如雷贯耳”了。李鸿章为官之时,大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危急的时代下,李鸿章率先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潮流。

由他率领并启动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李鸿章的努力,也许大清王朝早早就在历史滚滚的潮流中没落而无影无踪了。

人们往往对李鸿章赞叹有加,却极少有人说起这位李鸿章李大人的老师--曾国藩。

曾国藩,同李鸿章一样,他也是生活在大清王朝后期,同时他也是大清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不能舞刀弄枪的文弱书生,曾国藩成就了许多武将都无法达到的成就。当然,曾国藩并不是一生都顺顺利利的,因为他是一个文人书生,他对行军打仗并不是十分熟悉。

他早年带兵打仗就曾经经历过两次大的失败,为此他一度抑郁、意图自杀,更是曾经留下遗书要求子孙后代安守本分、切勿牵扯到军事上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因为失败而自暴自弃的书生,谁能够想到他能够建立湘军--清末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湘军,也因此他受到了大清封建统治阶级的多番封赏,以文人之身份领受武将之官爵,就连“一等勇毅侯”这样别人触不可及的高官爵位都是他的囊中之物,让人不禁艳羡。因此曾国藩这个人一度成为史书上的传奇。

这样的传奇事迹不禁让后世许多人心中诧异:一个书生,一个饱受失败挫折的文弱书生,究竟为什么他能够成就这样一番事业、伟岸的功名呢?

这样问题的原因追根究底,我想不过也就“得贤才者得天下”几字了吧。曾国藩“辨贤才”也算是历史上一件出了名的事情了,传闻中他有一门独门秘术,便是能够三千步识人。而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他能够准确分辨一个人是忠是奸。

有一次,他的徒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前来拜见这位老师,本意是要这三个人能够为曾国藩所差遣。当时李先行去拜见老师,留这三个人在远处等待。他前去拜见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刚刚酒足饭饱,正在自己的庭院中闲适地散步(饭后行走三千步是曾国藩长久以来的习惯)。

李鸿章见过老师,随后向他说明来意,曾国藩却摆手说是不必了。李鸿章心中愕然,事后他向曾国藩询问,却不想曾国藩回答说他早已经在庭院中散步的时候就远远地观察过这三个人了。然后,曾国藩就对李鸿章当时带来的这三个人一一点评。

对于第一个人,曾国藩认为他忠厚有加变通不足,适合保守一些的工作。

对于第二个人,曾国藩认为他摇头晃脑,是一个貌恭心不恭的两面小人,不可以被任用。

对于这最后一个人,曾国藩认为他毕恭毕敬,站姿坚定,目不斜视,将来的作为不可估量。而这最后一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刘铭传。

表面上看似这不过闲散的三千步看似为了消遣,但是曾国藩却仅仅借此就能够来看穿三人日后的作为,不可不谓之厉害。

当然仅仅能够分辨人才而不能用之也不能成就大功,显然曾国藩对此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求贤若渴,伯乐识马。

与曾国藩同时代的大臣左宗棠而言,曾国藩虽然文人出生,但他胸怀大量,有容人之能,门下桃李更是遍布天下。曾国藩多次寻求能够让自己委以重任的大才,底下人为他举荐的人才,他也大多委以重任。对于主动上门的人才,他热情有加,礼遇相待,对于那些清高的人才,他也不拘小格,三顾茅庐。

第二,因材任用。

古有孔子“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学生的才学、能力教授学生学术。而曾国藩变“施教”为任用。根据不同人才的不同长处交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与官职。以此,曾国藩手下不同类型的人才应有尽有,可谓名满天下。

第三,玉不琢不成器。

曾国藩认为没有不能教会的人才。对于手底下的人才,他往往循循善诱,教导他们要精忠报国,不可以心存二心。同时,他还时常会保举手下的人才,这也使得手下人对他忠心耿耿。

正是因为这些,曾国藩才能一再的培养出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才吧。

对于曾国藩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

早年的曾国藩是不信风水的,甚至有些抵触,他曾说过:“我平日最不信风水”,只信朱熹“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之说的话,从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在风水玄学方面的坚定态度,当然这也可能跟他之前的仕途有关。

但是之后慢慢的就发生了变化,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九月十八日,其祖母去世,曾国藩面临长辈的“阴宅”问题。他对祖母的坟地选址不甚满意,给祖父写了一封信,希望改葬:

“孙幸蒙祖父福佑,忝居士大夫之末,则祖母坟茔必须局面宏敞... ...意欲从容另寻一地,以图改葬,不求富贵吉祥,但求无水蚁无凶险,面前宏敞而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但是,时过境迁,人的思想难免发生变化,曾国藩也是一样,仅仅在过了不到半年时间,曾国藩对风水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可思的,为什么呢?

其间有三件事让他心情舒畅:

一是祖父的病已痊愈。

二是困扰他自己多时的癣疾好了。

第三个最重要的则是他的官衔“骤升至二品”。

可见曾国藩后来也对风水这种虚无的事情也深信不疑,在曾国藩看来,“福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自己占了“福地”,那么就应该去好好的维护它,在此后几年,曾国藩对风水颇为热心,为自己不善此道而遗憾,还曾嘱咐弟弟曾国葆留心学习风水。

当然,曾国藩的后代也是人才济济,牛人辈出,光亿万富豪就出了三个。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