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2350回答·433万阅读
繁星国学

2018年04月22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道德经》中的语句,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代表。但是,这句话经常被曲解、误读,究其根源,是对老子思想认识的不准确。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想准确的理解这句话,理解老子的思想,首先要清楚一点:此处的“仁”并非我们平常语言表达中的仁义的意思。

“仁”这个词,在先秦的典籍中多次出现,是极高频词汇。“仁”的含义极为丰富,而且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相差也很大。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好多人在读《道德经》、《论语》这些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理解成不恰当的意思,造成对经典的误读。

这里,小编只讲在此句中“仁”该怎么理解。

“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两处的“仁”是一个意思,即关爱、爱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对世间万物没有什么特殊的偏爱和照顾,对待他们就像对待祭祀时用的道具“刍狗”(用草扎成的)一样,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真正的圣人对待百姓,也应该如此,让百姓顺其自然的生活。

老子的这种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更不是对百姓和万物的冷淡、冷漠,相反,这一思想是老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开出的一剂“猛药”。

老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时期极混乱的年代,诸侯之间你征我伐,战争不断,社会秩序完全陷入一片混乱,不管是哪个诸侯,都想称霸一方,这样的社会,受害最深的是百姓。

老子目睹了这些社会现状,并以他哲学家、思想家的胸怀思考这些问题,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乱世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因为统治者欲望过多、野心太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的给百姓发号施令,增加各种负担,而且还打着爱护百姓的旗号,其实正是这些连续不断的号令和政策,才使得百姓不能安宁的生活。

所以,老子提出,真正关心爱护百姓、为百姓考虑,就不要命令不断,不要扰民,给百姓自由,让他们按照自然规律该种地种地,该休息休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看上去好像不关心百姓,对他们“不仁”,但其实这才是最大的“仁”。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真正含义。老子并不排斥“仁”,只是在他看来,施“仁政”这种管理模式不如还自由给百姓,给百姓空间,让他们依照自然规律生活,这是老子政治理想的一大特色。

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繁星国学,和我们一起走进经典之门!

心灯如是

2022年06月20日

一位三清山玉虚峰神秘隐居老道长,给我讲解什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一次我去道教名山三清山游玩,那三清山果然清秀灵动,真不愧是道家名山,游历了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仙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我游完诸道观,便觉,此山中如此云雾缭绕、松柏丛生,想必必有高人才是,难得来了一趟,何不去访访。那时天色尚早,便独自走往山中小径,走不多时,听得一阵歌声,那歌唱道:

天地仁不仁,刍狗生不生,返本归自然,自然有妙神,妙神不足道,清虚无二门。

我听得这歌有点玄机,便循声看去。

见一小道士正在采药,我欣喜上前,问他“道长,在下参见高人。”

那道士笑道:我不过是道观里采药的小道士,衣食尚不得周全,哪里算得上高人。

我说:道长莫要推辞,你方才所唱那歌,言辞之中透着玄机,非高人不能唱出。

他说:这歌是山里的老道长教我的,你要是寻高人只好去寻他,且沿着这条道,往玉虚峰一直走,见有一老猿守候之处,便有着落。

我将信将疑,他也告辞而去。

我便寻着路一直往前,走不多时,忽然云雾缭绕,见一老猿,默默守候在青藤老树之下,竟似盘坐一般,微闭双眼,我不敢搅扰。便悄悄而过。再过十步,见一木房子,房子外有位老道士正在种菜。

我看这老道士,身穿一件破烂缝补的旧道袍,须发皆白,样貌普通,满脸褶子,并无什么仙气,倒是土里土气。我只好过去。行礼,说了来意。

老道长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这里几十年了,也没有看到神仙。

我说:方才我听那位小道长唱歌,歌词里明明很有玄机啊。

他说:你倒是有点悟性,你听到什么玄机了?

我说:我不懂玄机,主要我不懂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呢,其实很多时候被大家误解,误解的方式有很多,你要说错了吧,也有他们的道理,但你要说对吧,其实又有点距离。

天地不仁是个啥意思,这四个字,不是说天地没有仁德,而是说

: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

为啥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呢,老子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天地是有善恶是非的,是有仁德之心之性的。你要说有吗,当然有,它包含了仁德之心性,或者说它能生发仁德之心性出来。

可是它却从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是清虚至极,无量无边,并且不正不邪的。

我问:那我们不是说,天地有正道吗?

他说:正道是人心所立,天地哪里有什么正和邪的分别。用我们道家的话说,它是清静的。清净的,怎么会有个仁和不仁呢,它是没有分别性的。

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说道法自然,不刻意立仁德之心。当然,不立仁德之心,也就不立不仁之心。

这个不仁二字,是不以仁的意思。不以仁......后面就可以延伸很多了,不以正,不以邪、不以善不以恶、不以美不以丑,凡所有二元对立的天地都不会刻意以之。

这是为啥呢?本元上,天地就是如此,不是它非要这样,而是它本来如此。

如果你修行,最好就是契合它这个本来如此,你就不会走偏,凡是你心念所取,附着在二元对立的分别上,你就陷落在仁与不仁里颠倒颠,出不来了,出不来就是不清静。

所以说,天地不仁,即天地本来无有仁与不仁,清静无为,自然而然。是人心以仁与不仁而发心执着,自然就有阴阳善恶的分别了。


我问:以万物为刍狗呢?啥意思?

他说:刍狗到底是什么,很多说法,有的说是祭祀用的草狗,有的说是一种蝼蚁虫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看出来,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如此,都一样,没有分别。

天地之道,万物皆由其演化,这个演化的万物,看似是有分别的,但回归到天地的本源上看,它没有分别。

刍狗,是代表什么?代表自然生灭。

扎起来,到燃烧掉,从诞生到消失,天地并没有任何干涉,万物的生灭,同样都在天地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周而复始,是刍狗的特点。每次祭祀都拿来弄一次,一次一次的生灭,也是万物运转的特点。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然而天地却以这个不生不灭的本元,来演化这些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

我们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得出,天地并非是万物的主宰,它不控制万物,它虽然是生演万物,却不主宰它们。

它显现它们、演化它们,为他们的生灭演化提供本体。有天地,就有万物,有万物,就能体察到天地。所以我们修行就可以从觉察万物而至契合天地。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物何以能致知呢?

因万物都由天地演化,归本溯源,都可以契入天地之道。所以格物,能够致知,是真实不虚的。佛家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禅宗祖师可以睹桃花而悟道,也是这个道理。

万物为刍狗,刍狗也通万物,万物是相通的。


天地不刻意立个仁心,而是清静无分别,但它支撑和演化着万物万事的生灭变化。


天地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什么?叫道生一,一生万物。在佛家叫真空妙有,儒家叫万物一体。

所以儒家提出一个天人合一。

孔子在论语里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子这句话,就是明确清晰地表达,什么是天人合一,人是如何才能契合这个没有分别作意,自然而然的天地之道的。你要合,而不是违,要道法自然,而不是违逆自然自己作意。

看看那句与鬼神合其吉凶,注意哦,不是趋吉避凶哦,是合其吉凶,这是什么道理?你可以体悟体悟。

所以啊,咱们修行呢,修的就是这个契合天地的自然之心。不刻意作意,不妄加分别,我们道家叫守拙,抱朴,守一。这样才有清静态。才能真正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啊,不是说伸出手发出一道光,头上冒烟登仙而去,渡劫了,霹雳了。那是神仙电视剧着魔了。


天人合一是世上最朴实的一个状态。


朴实到杂念不乱、毫无做作,朴实到踏实本分、绝无矫揉;朴实到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骂娘骂娘。

朴实到,双眼只看眼前路,双手但做当下活。见境不作分别意,一思一想归清净。

人一旦自然了,不刻意了,就不起执着的心思了,即使喜怒哀乐也照旧,吃喝拉撒也如常,赚钱追梦、打工顾家,样样事来样样事自然,不头上安头,不画蛇添足,不多此一举,不节外生枝。

这才是合乎天地最本质的道体,正所谓与天地合也。


我听到此处,恍然大悟,起身拜谢老道长,老道长摘下一颗白菜,送给我说:你来一趟,也是缘分,我送你一颗白菜,你就记得,时时保持此心清静,如此白菜,清晰分明,甘甜怡然。

便告辞下山,那颗白菜吃下肚去,果然十分清爽。

(此文观点属于一家之言,有很大局限,仅供参考)

博书

2019年05月22日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

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儒、道、释”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样被奉为圣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相传,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求他著书传道,老子于是留下五千言,过关而去。老子著书,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老子的思想都在这本书中体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指的是效仿。老子所倡导的道是一种自然之道,天地万事万物的生长和消亡,都脱离不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特意生长一种事物,也不存在故意毁灭一种事物,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在自然界任其发展,充满自由,天地不会横加干涉,这种自由自在的生长和消亡现象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老子道的本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要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必须首先了解两个核心关键词——“刍狗”和“仁”。

什么是“刍狗”?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六畜之一,以狩猎为生的上古人类,最初饲养狗也是作为食物来储备的,在祭祀活动中狗也就相应的成为了一种祭品。当人们饲养的家畜越来越多,食物来源很充足的时候,再加上狗在围猎中能帮助人们捕获猎物,狗就不再作为一种食物,作为祭品的狗也就用草扎一只形象的狗来代替,这个用草扎成的狗就叫“刍狗”。

祭祀活动中的所有祭品,作为人类与神灵沟通的物质,都具有虔诚、礼敬和神秘的色彩,被人们所尊重,当祭祀结束后,这些祭祀往往被丢弃,视同废物。《庄子·天运》有一段具体生动的描写:

“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意思是说,刍狗在没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里,用锦绣毛巾盖着,主祭者还要斋戒沐浴之后才能把它放到祭坛上,等到祭祀活动结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头和背,砍柴的人还要把它拿去当柴烧。

由此可见,“刍狗”表示一种用完就被丢弃,不被珍惜和爱护的东西。

“仁”是什么意思?

“仁”通常理解为“仁爱”,本来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在儒家被定义成一种道德。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境界,直接发展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但是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知道,“仁”一开始的提出者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并没有给自己创造一颗仁爱万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让万物自由的生长。在天地间万物与人类是平等的,人与万物一样自然生存,遵循自然规律从“有”到“无”, 不受天地的干涉与支配。自然规律是没有仁爱之心,偏爱之心,只是人从自我的私心考虑,认为天地也有偏爱和私心存在。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认为有道的圣人,心如天地,他们要办的事只要是理所当然,应该去做的,圣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对世人存仁爱之心,才肯去做。如果圣人有了偏爱之心,有了一己私欲,则天下百姓真的就变成“刍狗”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橐籥”俗称风箱。老子用风箱做比喻,来说明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在一静一动中发展的,像风箱一样,动则生风,静而藏之,从而进一步说明仁爱之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作者:五猫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步武堂

2019年10月20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的《道德经》当中的一句完整的论述。

老子的《道德经》大概分“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这句话属于“道经”的部分。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几乎没有太统一的的权威的达到一直认可的“诠释”。这说明这部并非“长篇大论”的中国历史上最经典,最丰富的论著之一的著作,直到今天还是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这对于迄今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是十分了不起的。

老子的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老子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下的对于人类社会的“理想关系”的阐述。这句话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也就是说“就像自然界对万物一视同仁一样,人类社会也要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相对比较好理解,“刍狗”是古代用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在人类最初的祭祀神灵的活动中,都是用“活物”来作为祭品的,但是慢慢的,活物祭祀显得比较“奢侈”,而祭祀活动本身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祭祀用的祭品慢慢的就由“活物”慢慢变成用草扎的“替代品”所替代。当然 这和祭祀活动的普遍化和平民化有很大关系。平民百姓祭祀用不起活的祭品,用草扎的替代品就是必然。

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的第一层意思是“活的祭品和草扎的替代品没什么不同”。当然,这句话还有第二层意思。

“刍狗”作为祭品,在祭祀活动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祭祀之前和祭祀活动中,是被人相当重视的,,但祭祀活动之后,一般就不那么受人重视了。大多数是被抛弃或者烧掉。因此老子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也是一样,都有它的用途和消亡规律,也就是所谓的“自生自灭”。

所以,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就是遵从自然规律。

而“天地不仁”当中,所谓“天地”是指自然界万物的主宰者。中国人认为这个世界的最高主宰者就是“天地”。所以,在男女成亲的时候的第一拜就是“一拜天地”,而作为国之主宰的君王,祭天拜地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皇家祭拜天地的祭坛。

在老子的“道德经”当中,所谓的“仁”和孔夫子所说的“仁”其实内涵的差异比较大,孔子所说的的“仁”,是指一种“关爱”和“悲悯”,还包括“宽容”和“忍让”,总的来讲是一种“情怀”。而老子所谓的“仁”则是指“不公平的,自私的”态度。

天地对万物的态度是公平的,不会为一己之私来对万物“区别对待”,也不会违反“(自生自灭的)自然规律”。这是最高境界的“仁”。这就是这句话的核心含义。

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中的“圣人”,应该是指“统治者”,这和孔子说的“圣人”的含义大同小异。老子的意思是:

(就像自然界的主宰者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一样),人类社会的统治者也要对百姓“一视同仁”而不应该横加干涉。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的“理论基础”。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是其《道德经》当中第五章的一句话,第五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段话比较全面的阐述了“无为而治”。

按照我的理解翻译一下:

天地是公正无私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遵从其规律,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和天地一样)圣人也应该公正无私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不会去干涉而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像风箱(橐龠)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听的(说的)太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开始注意“遵从规律”这个概念了。很了不起。

一老沈一

2019年10月03日·作家 代表作《激励、活力、凝聚力》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感谢邀请。

这是个太难回答的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第五章。对这句话,自古以来,解释者无数,大概谁也难证明自己说的最准确。

这一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首先,“仁”的含义是什么? 自古最通行的解释,“仁”为“仁爱”,所谓“仁者爱人”。但这是儒家对“仁”的理解。道与儒,毕竟还有区别。

近代有学者解释,“仁”为“人”也。也有不少人不赞成,说老子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认识。


不妨先按通行的解释理解。

那么,“天地不仁”,就有了至少三种解释——

第一,否定句,天地很不仁爱,或者干脆是仁爱的反面。

第二,反问句,天地如果不仁爱。

第三, 排除句,天地无所谓仁爱。

自古以来,主张第三种者为多。因为古人多用这样的句式,直到唐宋依然如此。比如,魏徵奉敕所作的《九成宫醴泉铭》说:“大道无名,上德不德”,不是说圣上不具备该有的道德,而是说,至上的道德,反而不表现为具体的道德。


“刍狗”,自古以来也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说指草和狗两种东西。

另一是说,是指祭祀所用草扎的狗。

多数认为是第二种。前一种很难说通了——为什么是草和狗这两种东西?相互不搭界。

按照前半句的三种理解,与后半句联系起来,也就有了三种解释——

一,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把万物都看作是草扎的狗。

二,天地怎么可能不讲仁爱,把万物都看作草扎的狗呢?

三,天地无所谓仁爱,不会把万物看作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的草狗。

上古之时,比如商周,曾用活狗作为祭品,后改为用草绑扎,称为“刍狗”。确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

第三种解释,被多数人所接受。


需要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老子》的内容。里面,并无“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话;也没有最后的“多言数穷,不如手中”这句话。

另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银雀山竹简和马王堆帛书,均有《老子》一书,但编排上,非《道德经》,而为《德道经》。这皆为汉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可见,现在通行的《老子》,当为汉武帝之后的版本,那个时候到魏晋时期,编辑先秦史籍很多,托伪修篡也不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很可能是批语,但就像脂砚斋批红楼梦一样,有不少后来竟成为了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