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 中风老人35分钟用上溶栓药

从入院到完善血常规,到头颅CT检查,再到用上溶栓药物,仅仅花了35分钟。

正是这种分秒必争,让79岁的脑梗患者黄大爷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记者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卒中中心依托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建立起综合卒中防治团队,实现7×24h救治模式。

35分钟,用上溶栓药物

79岁的黄大爷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有高血压,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不错,但还有长期的冠心病、房颤病史,一直没觉得不舒服,房颤没有控制,也没有服用抗凝药物。一个月前的一天晚饭后,黄大爷照例出去遛弯,正要出门,突然感到右边胳膊和腿都不能动了,话也说不出来,摔倒在地。家人发现后,赶紧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考虑是脑中风,建议马上转到大医院就诊,然后家人又马不停蹄的把黄大爷转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医生接诊黄大爷后,第一时间启动了脑卒中绿色通道,所有检查实行先检查后交费。查体、静脉抽血、化验……所有急救手段一步没有不耽搁。与此同时神经内科丁桂兵医生迅速赶到急诊,陪同黄大爷至影像科做头颅CT检查。在排除了脑出血后,丁医生从片子中看到黄大爷的左侧大脑中动脉有高亮的血栓影,判断是左侧的颈内动脉末端被血栓堵住了。黄大爷有房颤病史,又没有吃抗凝的药物,考虑是房颤所致的脑栓塞,立即予以静脉溶栓治疗。

从入院到完善血常规、头颅CT的检查,到用上溶栓药物,35分钟内全部完成,而国际上推荐的目标时间是60分钟。绿色通道的开通和医生们准确的判断和迅速反应,为黄大爷的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溶栓+取栓,“双剑合一”通血管

丁医生考虑黄大爷是大血管闭塞,怕溶栓药对大血栓效果不佳。于是在黄大爷用上溶栓药后,又立即推他进了导管室,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准备必要时进行取栓治疗。造影的结果证实了丁桂兵医生的判断,黄大爷的左侧颈内血管末端完全闭塞了,而这处闭塞正是导致黄大爷右侧肢体不能动、不能说话的元凶。而之前处理的静脉溶栓方式对于颈内末端大负荷的血栓很难融通。丁医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开始了取栓治疗。很幸运的是黄大爷的血栓经过两次取栓,都取出来了,血管立马通畅,血流供应也恢复了。术后黄大爷的左侧胳膊和腿都能抬起来了。目前黄大爷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已经能够独立行走,言语也在慢慢恢复中。

无独有偶,家住浦口的徐奶奶也遇到了这种突发情况。一周前,坐在沙发上休息的徐奶奶突然出现了左侧胳膊腿不能动,说话也说不清楚。孙女发现,立即拨打120送到当地医院,查了头颅CT没看到出血,建议转大医院治疗。在发病1个半小时后,徐奶奶转到南医大二附院急诊,启动绿色通道。在溶栓后进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徐奶奶的右侧颈内动脉末端也闭塞了。神经介入团队的医生立即做了取栓治疗,一次取通,徐奶奶的左侧胳膊腿在手术台上就能抬起来了,说话也利索了,老奶奶还竖起大拇指为医护人员点赞。

每延迟1分钟,多死亡190万个神经细胞

记者了解到,在脑梗死早期,梗死中心部位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差,每延迟1分钟,将会多死亡190万个神经细胞。如果及时恢复脑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就可以挽救脑梗死周围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永久性坏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卒中中心依托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建立起来的综合卒中防治团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防委授予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年开展脑血管造影术500余例,2017年度急诊取栓49例,择期支架手术100余例。与医联体单位形成初级卒中中心到高级卒中中心转诊模式,快速启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脑卒中团队实现7×24h救治模式。

急性脑中风,如何预防?

1、 加大对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症,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居我国人群死因的首位。其中,因血栓发生在脑部而阻断血流(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梗死,占卒中的60-70%。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200万,其中致残致死率达30-40%,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同时有高危非致残患者2000万。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之势: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华东地区次之,华南和西南地区则相对较低。

2、重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降压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三大基石。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病的保护神。如果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排除胃肠道等出血性疾病,可口服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对于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内,往往需要行溶栓治疗,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待溶栓24小时后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是维持血管正常的修理工。目前对于他汀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越来越重要,越早使用强化他汀药物治疗,患者获益越多。如果不存在他汀使用禁忌症,可以第一时间服用,并且较常规剂量加倍服用。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前血压应小于185/110mmHg,溶栓之后血压应小于180/105mmHg,病情稳定后控制血压至正常水平。

3、重视二级预防

如何避免卒中复发应从检查和评估开始。卒中发生后,应该行相应常规检查:脑影像学检查、血管成像(颈部血管检查)、心脏评估(房颤的检出)、血压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等。

心房颤动的管理尤为重要,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我国人群患病率约0.65%。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约15%的脑卒中是房颤所致,其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更高,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华法林是抗凝治疗的药物之一,而华法林有效治疗窗窄,且血药浓度易受食物、药物、环境、基因遗传因素等影响,需严密监测凝血常治疗调节用药剂量,否则会增加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目前还有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其个体差异小,固定剂量即可达到相对的抗凝效果,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需积极控制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为了预防反复的卒中发作,目前指南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近期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可考虑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

而对于有颈动脉狭窄的新发脑梗死患者,如何脑梗死与颈动脉有关,应该在缺血事件后 48 小时至 7 天之间进行血运重建,而不是延迟治疗。目的就是预防缺血事件的再次发生,防止院内复发,而不必过度担心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卒中中心收治的脑梗死复发患者,一月前第一次发生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提示颈动脉狭窄,当时没有处理,一周前同一个位置再次发生梗死了,症状比以前加重,复查颈部血管彩超提示狭窄的颈动脉已经闭塞了。

4、全面尽早的戒烟干预

烟草与卒中的关系无疑是密切的,当卒中发生时,如果可能应需要尽快开始戒烟,同时应避免吸二手烟(被动吸烟),为了健康请戒烟!让烟草远离卒中病房,远离卒中患者!近日卒中中心收治了一位31岁的青年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未控制,长期吸烟、熬夜,半月前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头颅磁共振发现是急性脑梗死。查了心脏彩超、免疫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多发斑块,考虑还是不能生活习惯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中分120,教你识别急性脑中风

1看——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两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

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抢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