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大医院开业一周情况怎样?日均门诊量达300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已于5月11日开业。作为中山大学在深圳的首家直属附属医院,这家医院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志在打造医疗卫生高地。距离开业已有一周时间,医院运营情况如何?市民如何评价?有哪些吐槽点?医院将如何应对?

日均门诊量达300人,儿科门诊人数最多

据了解,开业首周,医院日均门诊量有近300人次,对于新建医院还算是不错的成绩,其中儿科门诊人数最多,每天接近30人次。

新建医院医保开通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5月9日,中山七院刚刚成为深圳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仅几天时间就实现了医保结算。目前,医院已分批次完成近万条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已实现大部分诊疗项目、药品和部分耗材医保结算功能。

据了解,为了开通医保,医院工作人员这几天加班加点。深圳市社保局非常重视七院医保开通工作,工作人员也是日夜加班对医保数据进行维护审核。“作为今年最重大的民生项目之一,中山七院备受市民关注。我们希望市民能够尽快在这家医院刷医保。”深圳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不过,也有一些项目暂时还不能进行医保结算,包括大型医疗设备诊疗项目和门诊大病项目等。这些项目按规定需要在医保结算系统运行平稳后才能申报。估计还得等待几个月时间。

工作人员介绍,大型医疗设备诊疗项目包括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CT、MR、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目前还只能自费检查。

患者停车需尽快解决

大医院停车难是全国共性问题,很多医院提倡市民乘公共交通出行,绿色就医。中山七院所在的位置处于光明新区北部片区,公共交通还不完善。光明交通局已规划了一张公交线网,预计到今年6月底,抵达中山七院的公交线路达22条。

据了解,光明北片区也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所在地,已规划建设地铁6号线支线,预计2022年完工。距离医院5公里左右有高铁光明城站,可换成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医院。

中山七院一期停车位数量不多,主要用于优先保障急救车辆、急诊患者车辆、院内公务车辆停车需求。

那么市民驱车看病在哪儿停车?据了解,医院正在建设临时公共停车场,预计新增300-400个临时公共停车位,5月底前即可投入使用。针对当前患者停车问题,医院在院区内划定了一片区域用于患者临时停车,同时光明新区交警大队也加强了现场指挥和疏导,医院停车整体有序。

患者吐槽第一个周末门诊不开,这周末上午将开门诊

5月11日(周五)中山七院开业,随后的第一个周末该院门诊停开。虽然通过媒体、微信、网站做了公告,但还是有很多患者慕名前来看病。没想来到医院却发现门诊关闭,很多人吐槽,“只有周末有时间,周末不开诊太不方便了!”、 “我们从很远赶过来,白跑一趟!”

面对这些情况,院方也始料未及。“确实没想到。刚开业就这么多患者过来。医院目前在同时开放门诊、急诊、住院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排班压力比较大,加上又要会诊、教学、培训、科研,医生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医院相关负责人解释。

不过,鉴于周末看病需求确实比较大,中山七院决定自5月18日起,周六、日上午门诊正常接诊。这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是个好消息。医院也提醒,只开周六日上午门诊,建议提前预约。

“市民的吐槽是我们持续改进的动力。”院长何裕隆说,“我们也希望这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医院能够为深圳的医疗卫生注入新动力,让深圳市民获益。”

最后为大家送上到该院看病的一些小贴士。

(一)医保卡是否可当作诊疗卡使用?

中山七院实行“一卡通”就诊模式,无深圳社保卡,或仅有二档、三档社保卡,需在医院办理一张诊疗卡(持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持深圳市一档社保卡无需另外办理诊疗卡,只需办理登记手续。

(二)深圳市二、三档医保患者是否可在医院绑定使用?

根据深圳市医保相关规定,持深圳市二档、三档医保的患者,到该院就医不能直接享受门诊医保待遇,但可享受住院医保待遇。如已办理转诊业务(在定点的二级医院办理),可凭相关材料回定点医院报销门诊费用。医保分档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深圳社保”或到医院收费处人工查询。

(三)异地医保是否可使用?

该院尚未开通异地医保结算,需医院医保结算系统运行平稳再行申请。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解决异地患者就医问题,该院可以为患者提供医院是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证明(门诊一楼医保办公室),患者可凭相关证明回医保所在地进行零星报销。(异地医保零星报销业务各地政策不尽相同,医院会尽可能协助患者出具相关证明)

(四)家庭成员医保如何绑定使用?

如深圳市一档医保卡个人帐户余额超过4488元,可供其他家庭成员绑定使用。

(五)少儿医保可以用吗?

少儿医保可绑定家长一档社保卡后使用。

(六)“三级速诊”保健卡怎么建档?

持“三级速诊”保健卡的患者可在收费处人工窗口办理建档登记手续。

(七)产科门诊和急诊什么时候开?

产科《母婴保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暂时无法

【记者】柳艳

举报
评论 0